[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2528.4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咸中;余广松;曹炼;谢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F27B14/14;C22B2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熔炼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熔炼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熔炼废铝的新型熔炼炉。
背景技术
铝加工和生产行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大量引进和自身的努力发展之下,国内已经形成了从原铝生产到铝制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而在生产当中的每个环节也几乎都经历过了技术工艺的革新。但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也少不了其负面效应,时至今日,当能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不再仅仅是大众议论的话题而作为企业的一项强力控制标准存在时,铝熔炼炉的成材率及能耗管控将显得尤为重要。
在铝熔炼上所使用的设备也经历了很多年的变化发展,基本上每一项技术的进步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内附属产业发展的完善和引导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铝的熔炼基本上还是通过热源(例如:烧咀、热辐射管等)经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作用于被加热介质上而使其熔化,而废铝的熔化因其种类较杂,物理特性比较特殊等特点,在采用现有的炉型、技术时往往烧损大,污染严重,回收率低,至今依然是一项难以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包括主熔炼室,特点是:在所述主熔炼室的侧部还设有侧井室,所述侧井室包含相互连通的加料区和泵区,所述泵区和加料区均与主熔炼室相连通,所述泵区安装循环泵。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其中,所述循环泵为机械式循环泵、电磁式循环泵或永磁式循环泵。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其中,所述主熔炼室上设置烧嘴或热辐射管。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铝液在循环泵的推动下,在主熔炼室、加料区与泵区往复循环,快速流动的铝水可将投入的物料迅速沉入其中,从而减少了氧化烧损,提高了金属成材率,也间接地提高了产量和燃料的利用率;另外,铝水在循环泵的推动下使得处于三个室的铝水质地均匀化,同时减少或消除了温度层化;
②由于熔炼过程是在铝液包围的环境下进行,所以可以加入更少的盐熔剂或采用无盐熔炼的工艺,从而减少了盐渣的产生和合金的污染,并同时具有高产量、低能耗的特性;
③铁质过多时会在铝中形成脆性的金属结晶体,从而降低其机械性能,并减弱其抗蚀能力;废铝炉在温度控制上,采用的是炉膛温度与铝液温度的串联控制,既使得炉子热副射能够达到最大和铝液不至于过热,又减少了铁等有害杂质的混入,同时还延长了炉子的使用寿命;
④结构简单,操作性及实用性强,广泛应用于电解铝及铝加工行业各种类型合金的熔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主熔炼室,2-泵区,3-加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一种新型的适宜于废铝熔炼的炉型,打破了传统的熔炼工艺,摒弃了火焰直接与物料接触的做法,采取了用铝水熔融物料的新工艺,有着抗氧化烧损高、成材率高、炉子使用寿命长、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废铝熔炼炉,包括主熔炼室1和侧井室,在主熔炼室的侧部设置侧井室,侧井室包含相互连通的加料区3和泵区2,泵区2和加料区3均与主熔炼室1相连通,泵区2安装循环泵,循环泵的类型为机械式循环泵、电磁式循环泵或永磁式循环泵。主熔炼室1与加料区3和泵区2之间有通道相连,连接通道是分开的,即主熔炼室1与加料区3有通道相连,主熔炼室1与泵区2有通道相连,加料区3与泵区2也有通道相连,从而形成铝水流动的通路;熔融的铝水通过强力搅拌经导流通道形成循环。主熔炼室1上设置烧嘴、或热辐射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识别的可饮用液体包装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糖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