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1864.7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姜华;陈亚栋;葛新龙;申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1/04 | 分类号: | C07C271/04;C07C26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苯基 氨基 甲酰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噻嗪酮外观为白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浅黄色晶状粉末)。它对酸和碱稳定,对光和热稳定。它属噻二嗪酮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低毒,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天敌安全,综合效应好,噻嗪酮具有以下优点:
(1)选择性强。只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蚧壳虫有高效,对天敌安全,是目前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一个农药品种。
(2)杀虫性能独特。对低龄若虫毒杀能力强,对3龄以上若虫毒杀能力显著下降。推荐剂量不能杀死成虫,但能减少产卵量,使所产的卵不能孵化,或孵化后很快死亡。
(3)药效慢。施药后3-5天见效,7-10天达死亡高峰期,残效期长,达35-40天。
(4)无交互抗性。混用性好,可按一定比例与氰戊菊酯、仲丁威、二嗪磷、杀虫单等速效杀虫剂混用,以提高治虫效果。
生产噻嗪酮地主要原料为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传统的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合成方法采用氯化和光气反应法,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合成方法,它采用固体光气合成法合成,不需要用液体光气就能得的产品,总收率达到82%左右,比原先通氯气的收率高,成本低,生产制备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组成为:多聚甲醛、甲醇、苯胺和固体光气;它的制备方法为:(一)、多聚甲醛和甲醇配制成溶液:将多聚甲醛和甲醇按照配方比在助溶剂的存在下形成多聚甲醛-甲醇溶液;(二)、多聚甲醛溶液和苯胺合成YJ中间体:将多聚甲醛-甲醇溶液在甲苯作溶剂升温到80℃左右滴加苯胺,在共沸状态下脱出水分经过分析得到中间体;(三)、YJ中间体和固体光气合成氯化物:将第二步所得的中间体配置成甲苯混合液,固体光气和甲苯也配置成混合液,然后向中间滴加固体光气和甲苯的混合液即可。
本发明整个反应都在正常条件下进行,不需要用液体光气就能得的产品,总收率达到82%左右,比原先通氯气的收率高,成本低,生产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组成为:多聚甲醛、甲醇、苯胺和固体光气;它的制备方法为:(一)、多聚甲醛和甲醇配制成溶液:将多聚甲醛和甲醇按照配方比在助溶剂的存在下形成多聚甲醛-甲醇溶液;(二)、多聚甲醛溶液和苯胺合成YJ中间体:将多聚甲醛-甲醇溶液在甲苯作溶剂升温到80℃左右滴加苯胺,在共沸状态下脱出水分经过分析得到中间体;(三)、YJ中间体和固体光气合成氯化物:将第二步所得的中间体配置成甲苯混合液,固体光气和甲苯也配置成混合液,然后向中间滴加固体光气和甲苯的混合液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整个反应都在正常条件下进行,不需要用液体光气就能得的产品,总收率达到82%左右,比原先通氯气的收率高,成本低,生产制备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1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