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2%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1860.9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华;陈亚栋;葛新龙;申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26 | 分类号: | A01N37/26;A01N33/22;A01N25/0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2 乙草胺 乙氧氟草醚 乳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42%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
背景技术:
自40年代2,4-D问世以来,有机合成化学除草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商品化的除草剂已达200余种,除草剂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几乎在85-100%的作物上都使用着除草剂.而且使用技术也随着农药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扩大杀草谱,降低单剂的使用量,减轻靶标杂草对除草剂的选择压力,除草剂混剂的应用更加为人民所重视,以日本为例,登记注册的除草剂混剂品种就多达200余种。
在我国,虽然化学除草研究起步较晚,但步子大,发展快。自60年代期间开始进行化学除草药效试验,到90年代初全国化学除草面积已达2350公顷,按每年递增330万公顷计算,98年全国化学除草面积可达5000万公顷。随着化学除草的不断发展,国产除草剂品种从无到有,从80年代的13个发展到1990年的30余个,截至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已达60余种。在新型,低量,高效,安全除草剂的开发,研制方面,我国也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相信中国南,北方农药创制中心的建立,将会进一步地推动和加速新型除草剂的开发。
除草剂混剂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内也如除草剂新品种开发一样,还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一次性除草剂因其具有省工、省药、高效、广谱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然而,能方便,安全地用于棉田等多数旱地双子叶作物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混剂则实属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2%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它能通过不要同作用机理和不同杀草谱的除草剂的合理混配,降低除草剂混剂用量,扩大杀草谱,减少农药污染,提高除草效果,降低除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乙草胺73kg/t、乙氧氟草醚353kg/t、乳化剂100kg/t、稳定剂20kg/t、DMF80kg/t和补适量的二甲苯制作而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对大蒜田杂革有理想的防除效果,用量567-693g/hm^2的除草效果达90%以上,对大蒜田冬前出土的星星草、早熟禾、繁缕、荠菜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春季出土的藜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大蒜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乙草胺73kg/t、乙氧氟草醚353kg/t、乳化剂100kg/t、稳定剂20kg/t、DMF80kg/t和补适量的二甲苯制作而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对大蒜田杂革有理想的防除效果,用量567-693g/hm^2的除草效果达90%以上,对大蒜田冬前出土的星星草、早熟禾、繁缕、荠菜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春季出土的藜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大蒜安全。
乙草胺:化学名称2-乙基-6甲基--N-乙氧基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分子式C14H20ClNO2。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传导,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末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至叶卷曲萎缩,其它叶皱缩,整株枯死。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反枝苋敏感,对藜、马齿苋、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效,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适用于玉米、棉花、花生和大豆田的芽前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也可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
乙氧氟草醚:纯品为无色结晶固体,工业品为红色至黄色固体,选择性芽前或芽后除草剂。用于棉花、圆葱、花生、大豆、甜菜、果树和蔬菜田芽前、芽后施用防除稗草、田菁、旱雀麦、狗尾草、曼陀罗、匍匐冰草、豚草、刺黄花捻、苘麻、田芥菜单子叶和阔叶杂草。其非常抗淋溶。可制成乳油使用。可防除移栽稻、大豆、玉米、棉花、花生、甘蔗、葡萄园、果园、蔬菜田和森林苗圃的单子叶和阔叶杂草。陆稻施药可与丁草胺混用;在大豆、花生、棉花田等施药,可与甲草胺、氟乐灵等混用;在果园等处施药,可与克芜踪、草甘磷混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1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治疗实体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取样阀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