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靠垫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1780.3 | 申请日: | 200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包德平;胡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布凡威帝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61K36/82;A61K36/899;A61P39/06;A61P31/04;A61P25/20;A61P1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靠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纺产品的靠垫,尤其涉及一种保健靠垫。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辐射伤害很大;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疲劳,加快老化。所以,我们要提供一种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保健靠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辐射、抗疲劳、抗病菌、延缓衰老的保健靠垫。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健靠垫,所述靠垫从纵向上分为靠背、中间层和靠垫上层,所述靠垫的靠背为弧形,所述中间层为填充材料层,所述中间层上表面为左右高、中间低的凹面形状,所述靠垫上层为固定在中间层四周的弹性布,所述弹性布与中间层之间形成一个凹面空气腔,所述中间层凹面的左右两侧内分别内置有草药袋。
所述草药袋里装有一味或多味中草药。
所述中草药为银杏茶叶混合物或荞麦壳或竹炭或中草药混合物。
所述银杏茶叶混合物为按重量份1∶1投料研磨并过80目筛的粗颗粒混合物。
所述中草药混合物为按重量份组成:银杏3-5份、茶叶6-8份、竹碳10-12份、苦荞壳10-12份、薄荷梗6-8份、野菊花3-5份、艾蒿叶3-5份和熏衣草10-12份,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粗粉末状,过80目筛的粗颗粒混合物。
本发明将靠垫的中间层和上层之间形成一个凹面空气腔,当人体靠在靠垫上时,由于凹面空气腔内空气收到压缩,空气进入到中间层内,然后在经过中草药袋,最后进入到空气中,这样中草药袋内的有效成分就可以散布在靠垫周围,并通过人体呼吸进入体内,从而达到保健人体的作用。
本发明的银杏茶叶具有抗辐射(电脑、手机、电子设备)抗疲劳/抗病菌(心脑血管),延缓衰老,改善睡眠的作用;竹碳:抗氧化、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净化空气,去除有害物质,防潮防霉防虫;苦荞壳:透气性高可塑性强、永不变形、冬暖夏凉薄荷梗:针对咽喉鼻炎症,清咽利嗓,醒脑提神;野菊花:清肝明目去头火,针对头痛、咽喉肿痛、耳鸣、视力减退;艾蒿叶:可驱蚊蝇、虫蚁,祛寒温经,并有镇咳/祛痰/平喘及皮肤抗过敏作用;熏衣草:促进细胞再生,保持皮脂分泌的平衡,增进面部年轻化,美容养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抗疲劳、抗病菌、净化空气、去除有害物质、防潮防霉防虫的、延缓衰老、改善睡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靠背,2、中间层,3、上层,4、凹面,5、草药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健靠垫,靠垫从纵向上分为靠背1、中间层2和靠垫上层3,靠垫的靠背1为弧形,中间层2为填充材料层,中间层2上表面为左右高、中间低的凹面4形状,靠垫上层3为固定在中间层四周的弹性布,弹性布与中间层2之间形成一个凹面空气腔,中间层凹面4的左右两侧内分别内置有草药袋5,草药袋5里装有银杏茶叶混合物,该银杏茶叶混合物为按重量份1∶1投料研磨并过80目筛的粗颗粒混合物。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健靠垫,结构同实施例1,其草药袋5内装有按重量份组成:银杏3-5份、茶叶6-8份、竹碳10-12份、苦荞壳10-12份、薄荷梗6-8份、野菊花3-5份、艾蒿叶3-5份和熏衣草10-12份,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粗粉末状,过80目筛的粗颗粒状中草药混合物。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健靠垫,结构同实施例1,其草药袋5内装有荞麦壳。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健靠垫,结构同实施例1,其草药袋5内装有竹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布凡威帝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伊布凡威帝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1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无线网络协同接入的终端及方法
- 下一篇:瞬时电流的测试系统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