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氯烟酸合成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1253.2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寿海;钟劲松;芮忠南;刘善和;葛九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0 | 分类号: | C07D213/80;C07D213/8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酸 合成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2-氯烟酸合成新方法。
背景技术
2-氯烟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农用和医药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新型高效除草剂烟嘧磺隆、非甾体抗炎症药物高效消炎镇痛药尼氟灭酸、普拉洛芬和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供不应求。因此,对2-氯烟酸的制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氯-5-甲基吡啶是合成农药吡虫啉的原料,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过程中,存在异构体2-氯-3-甲基吡啶,以吡虫啉的副产物2-氯-3-甲基吡啶为原料制备2-氯烟酸,不但可以节约成本,同时也使得吡虫啉的副产物2-氯-3-甲基吡啶得以充分利用,减少了吡虫啉的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废物排放。
以2-氯-3-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2-氯烟酸主要有混酸氧化法(ES5011982)和高锰酸钾氧化法(聂文娜,河北化工)。混酸氧化法要求条件苛刻(190-210℃),设备投资大;高锰酸钾氧化法收率比较低(65%),所使用的氧化剂高锰酸钾价格昂贵,并且产生大量的含锰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适合2-氯烟酸的生产。
2-氯-3-甲基吡啶合成2-氯-3-三氯甲基吡啶,再经过酸水解,可以得到2-氯烟酸,专利US4504665利用2-氯-3-三氯甲基吡啶在100%磷酸中加热水解制备2-氯烟酸,收率84%;专利JP58213760利用2-氯-3-三氯甲基吡啶在100%磷酸中加热水解制备2-氯烟酸收率78%。但是浓酸中水解2-氯-3-三氯甲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收率比较低,且酸的使用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度2-氯烟酸的简单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刺激性的氯化试剂,也不需要昂贵的氧化剂,满足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以2-氯-3-三氯甲基吡啶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冷却后,调节溶液至酸性,得到2-氯烟酸沉淀。具体反应为: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钾。
所述的水解反应中2-氯-3-三氯甲基吡啶与碱的摩尔比为1∶1.5~10。
所述的水解反应中2-氯-3-三氯甲基吡啶与水的质量比为1∶5~20。
所述的水解温度为30~110℃,优选80~100℃。
所述的水解水解时间为2~10h,优选4~6h。
所述的酸为硫酸、盐酸、磷酸或硝酸,优选盐酸。
所述的酸性指pH值≤1。
所述的沉淀经抽滤,洗涤,烘干,得到2-氯烟酸白色固体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氯烟酸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工艺简便,收率高,不需要使用刺激性的氯化试剂,也不需要昂贵的氧化剂,满足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制得的2-氯烟酸纯度高,可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由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2-氯-3-三氯甲基吡啶10.0g(0.0433mol),100g水,氢氧化钠7.5g(0.1875mol),加入到25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加热于95℃搅拌反应4小时,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浓盐酸调节至pH=1以下,有大量白色沉淀,抽滤,洗涤,烘干,得到6.46g固体,2-氯烟酸纯度97.9%,收率92.8%。
实施例2
2-氯-3-三氯甲基吡啶10.0g(0.0433mol),150g水,氢氧化钠6.0g(0.15mol),加入到25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加热于50℃搅拌反应9小时,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浓盐酸调节至pH=1以下,有大量白色沉淀,抽滤,洗涤,烘干,得到6.42g固体,2-氯烟酸纯度95.2%,收率89.6%。
实施例3
2-氯-3-三氯甲基吡啶10.0g(0.0433mol),200g水,碳酸钠8.5g(0.0802mol),加入到25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加热于85℃搅拌反应6小时,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浓盐酸调节至pH=1以下,有大量白色沉淀,抽滤,洗涤,烘干,得到6.50g固体,2-氯烟酸纯度96.7%,收率92.2%。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1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