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包含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条及侧光式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1174.1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昌;李泳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19/00;F21V7/10;H01L3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包含 侧光式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包含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条及侧光式背光模块,特别是一种具有侧壁的发光二极管及包含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条及侧光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显示现有光条(Light Bar)的立体示意图。该光条1包括一基板10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20。所述发光二极管20排列于该基板10上,每一该发光二极管20包括一壳体21、一发光面22、至少一晶片23及一胶材24。该壳体21具有一容置空间211,且该胶材24填充于该容置空间211内。该胶材24包含至少一萤光粉(例如可以发出白、红、蓝、黄光等的萤光粉)。
该发光面22覆盖该容置空间211的开口。通常该发光面22即为该胶材24的表面。该晶片23配置于该容置空间211内,用以产生光线,且被该胶材24所覆盖。
参考图2,显示现有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剖视示意图。该背光模块3包括该光条1(图1)及一导光板31。该导光板31具有一入光面311。该光条1面对该入光面311,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20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照射到该入光面311,而进入该导光板31。
参考图3及图4,分别显示现有光条中发光二极管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光包图,其中平行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定义为于垂直方向,垂直该发光面22及图2纸面的方向定义为于水平方向。由图3及图4可看出每一该发光二极管20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出光角度皆相同(皆为120度)。
该背光模块3的缺点如下。由于液晶电视薄型化的趋势,该导光板31设计越来越薄,如图2所示,当该导光板31的厚度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20的宽度时,所述发光二极管20的投射面积会大于该导光板31的入光面311的面积,导致部分由所述发光二极管20所发出的光线并没有经由该入光面311进入该导光板31,亦即所述发光二极管20所发出的光线并没有完全进入该导光板31,如此会造成能量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创新且富进步性的发光二极管及包含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条及侧光式背光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壳体、一发光面、至少一晶片及至少一侧壁。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至少一晶片配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用以产生光线。该至少一侧壁位于该壳体的表面。该发光面形成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每一该侧壁具有一内侧面用以反射该至少一晶片的光线,其中该至少一侧壁的顶端高于该发光面。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条,其包括一基板及上述的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板及上述的光条。由此,可将所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更集中于垂直方向,以提高垂直方向的光线强度,增加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而可以减少能量损失,且提高亮度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光条(Light Bar)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现有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显示现有光条中发光二极管于水平方向的光包图;
图4显示现有光条中发光二极管于垂直方向的光包图;
图5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光条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侧光式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侧光式背光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于水平方向的光包图;及
图13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于垂直方向的光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5,显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4包括一壳体41、一发光面42、至少一晶片43及至少一侧壁44。该壳体41具有一容置空间411。该发光面42形成于该容置空间411的开口。该至少一晶片43配置于该容置空间411内,用以产生光线。该至少一侧壁44位于该壳体41的表面,每一该侧壁44具有一内侧面441用以反射该至少一晶片43的光线,其中该至少一侧壁44的一顶端442高于该发光面42。
优选地,该壳体41为一高反射材料,且该壳体41与该至少一侧壁44为一体成型。该高反射材料选自氟碳树脂、硅氧树脂、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尼龙系树脂、聚酯树脂及其等的混合物所组成族群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1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