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热震刚玉-镁铝尖晶石浇注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0707.4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袁林;赵洪亮;王俊涛;王杰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热 刚玉 尖晶石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玉-镁铝尖晶石耐火浇注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很强的抗侵蚀能力、较高的热震稳定性等优点,用于钢铁、水泥行业的高温窑炉可提高衬体寿命,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背景技术
刚玉-镁铝尖晶石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耐火浇注料。使用在钢包时,镁铝尖晶石浇注料吸收熔渣中的FeO,形成铁铝尖晶石固熔体,通过降低渣中的熔剂物质含量,减缓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速率,提高衬料的使用寿命。使用在水泥窑中,刚玉浇注料的基质掺加镁铝尖晶石后,可大幅提高抵抗碱性物质化学侵蚀的能力。
通常,刚玉-镁铝尖晶石耐火浇注料采用MgO-SiO2-H2O结合:常温依靠MgO的水化产生凝聚结合;高温依靠MgO和SiO2的化学反应形成M2S,继而M2S等低熔物质产生助烧结作用,致使MgO和Al2O3发生反应烧结形成陶瓷结合。但是,受热后镁铝尖晶石浇注料强度增长过快,十分容易出现过致密化,从而影响材料的热震稳定性。第四抗热震因子的表达式为:
式中,σ-强度,υ-泊松比,E-弹性模量,γ-扩展时产生单位新表面所消耗的能量。由于E/(σ2(1-v))是破坏时材料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弹性变形能,实际上式1)是材料断裂消耗的能量与断裂前材料存储的弹性能的比值。RIV越高,裂纹扩展需要的能量越多,材料能够提供的能量越少,裂纹就越难扩展,也就越不容易产生灾难性破坏。
刚玉-镁铝尖晶石浇注料需要使用大量微粉(硅灰、超细氧化铝、超细镁砂等)以获得良好的施工性能(流动、凝结、硬化),和足够的脱模及干燥强度。但是,热处理时这些微粉又会产生强烈的烧结作用,致使材料过度致密化,或具有很高的强度,大幅度地降低了第四抗热震因子的数值,从而显著地影响了热震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抗热震刚玉-镁铝尖晶石浇注料,通过提出一种新的结合方式:常温下,依靠聚丙烯酸与可水化氧化铝、含氧化镁物质的反应,生成聚丙烯酸铝(镁)高分子产生结合;高温下,聚丙烯酸盐中的有机组分烧失,无机组分变成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镁。然后,在少量硅酸盐相的协助下产生陶瓷结合,形成以刚玉-镁铝尖晶石为主晶相的材料。硅灰的主要用来提供助烧结作用。所以,便于调整硅灰的掺量来控制烧后强度,使刚玉-镁铝尖晶石浇注料具有较好的热震稳定性。其二,再添加二氧化锆,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震稳定性。在900-1000℃,ZrO2发生相变t-ZrO2→m-ZrO2。这一转变伴随着3-5%的体积膨胀和7-8%的剪切变形。一般,耐火材料含有较多孔隙,其基质的束缚力不强,ZrO2的粒径也较大。如果控制了材料强度,ZrO2就可以转变成单斜相,且在相变完成后会在产生适度的微裂纹增韧,从而显著提高热震稳定性。
根据以上设计,提出下述方案:
5-1mm刚玉 50-60%
1-0.088mm刚玉或镁铝尖晶石 8-16%
<0.7mm脱硅锆 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