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0314.3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景松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松森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烧伤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是临床常见病,烧伤大多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的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高低、作用时间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多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血渍的烧伤水疱;第三度:组织坏死;第四度:组织炭化。
现有治疗烧烫的方法中,外用药的使用是烧伤创面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调控创面愈合进程。外用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全身并发症,使创面愈合快,瘢痕轻。其主要外用制剂有磺胺嘧啶银、硝酸银、疿哌银等;抗生素制剂如氯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A等。这些药物均为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费用较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解毒敛疮、泻火燥湿之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I、II度烧伤。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当归120份、生地黄150份、紫草150份、黄连80份、黄柏80、黄苓80份、茜草60份、地榆150份、冰片8份,其制备方法在下述步骤:把所述原料药当归120份、生地黄150份、紫草150份、黄连80份、黄柏80、黄苓80份、茜草60份、地榆150份加入10000-15000ml清水中加热,文火煎至2000ml停止加热,加入冰片8份后降至常温,过滤后分装即成。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为纯中药材,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紫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冰片:开窍配神,清热止痛。
所选药材共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解毒敛疮、泻火燥湿之功效,其效能化腐生肌、润泽创面、定痛祛湿。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作用迅速、镇痛效果明显、无任何毒副作用,愈后无瘢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当归120份、生地黄150份、紫草150份、黄连80份、黄柏80、黄苓80份、茜草60份、地榆150份、冰片8份,其制备方法在下述步骤:把所述原料药当归120份、生地黄150份、紫草150份、黄连80份、黄柏80、黄苓80份、茜草60份、地榆150份加入10000-15000ml清水中加热,文火煎至2000ml停止加热,加入冰片8份后降至常温,过滤后分装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松森,未经景松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癖消制剂在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前列地尔注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