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0295.4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俊介;美浓山径;岛崎裕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0K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内装 部件 组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是对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车用仪表板上安装有换档杆装置等内装部件。例如,预先固定在车身上的换档杆装置,其换档杆经仪表板的开口部伸入车厢。为了保证车厢内的外观品质,需要堵住开口部和换档杆间的间隙。但是,出于制造精度或组装精度的原因,换档杆与开口部的位置会出现错位。对于该错位,已出现了堵住开口部和换档杆间间隙这样的技术改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第3887362号发明专利
从该专利文献1知晓的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中,在固定于车架上的仪表板上设置有较大的开口部,并在该开口部依次嵌入大小两个环形罩板,从而,保证开口部周围的外观,并在仪表板上组装上换档杆装置(内装部件)。
安装顺序为,首先,在换档杆装置的箱体上装上较小的环形第1罩板,并使该第1罩板相对于箱体可动(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移位)。
接下来,利用螺栓将箱体固定在车身车架上。在该状态下,较小的第1罩板位于仪表板的较大的开口部处。即,在开口部的缘和第1罩板的缘间存在间隙。
然后,在开口部上嵌入与较大的开口部等大的环形第2罩板。此时,第1罩板受第2罩板的开口的内缘推压,产生移位。使得第1板被设定在仪表板的较大开口的合适位置上,因此,可以保证开口部周围的外观。
但是,不同车型的仪表板及第2罩板会受到设计上的限制。因此,存在不能以单一部件构成第2罩板的情况。例如,在将各种内装部件从车厢侧插入开口部并组装于仪表板内的过程中,开口部越大,组装作业就越容易。此外,还存在在第2罩板自身上组装大量电气部件的情况。此时,就不得不将第2板分割为多个部分。但是,很难用分割开的第2罩板将第1罩板设定在仪表板的开口部的合适位置上。如果第1罩板的组装位置与开口部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则会影响到多个第2罩板的组装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作为一种改进技术,其能吸收罩板与仪表板等被安装部件间的安装误差,其中的罩板用于覆盖换档杆装置等车身固定部件。
技术方案1为一种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具有:固定在车身上的被安装部件(仪表板等)和车身固定部件(换档杆装置等),以及盖住该车身固定部件外表面至少一部分的罩板,该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中还具有:允许移位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罩板且使该罩板可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部件相对移位;卡合部,其设在所述罩板上,用于使罩板和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
技术方案2的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中,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组装有位置与所述罩板接临的辅助部件(辅助罩板等)。
技术方案3的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中,所述辅助部件具有两个,在从正面观察所述罩板时,所述辅助部件位于该罩板两侧,夹着该罩板。
根据技术方案1,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具有:允许移位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罩板且使该罩板可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部件相对移位;卡合部,其设在所述罩板上,用于使罩板和所述被安装部件卡合。
因此,以被安装部件为基准组装罩板,从而吸收罩板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组装误差。此外,利用允许移位支承部吸收罩板相对于固定部件的组装误差。这样,可以防止罩板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错位,因而可改善被安装部件周围的外观品质。
此外,由于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罩板可被很好定位,因此,在组装状态下,罩板和被安装部件间不会晃动。而且,即便利用允许移位支承部吸收罩板相对于固定部件的组装误差时所采用的允许移位量被设定得很大,罩板和被安装部件间也不会晃动,因此,不会因与汽车行驶相伴的车身震动而发出噪声。
根据技术方案2,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组装有位置与所述罩板接临的辅助部件。
由于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罩板被定位,因此,在将辅助部件组装在被安装部件上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罩板不会出现某种程度以上的错位。因此,不会因具有允许移位支承部,增大辅助部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错位。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辅助部件具有两个,在从正面观察所述罩板时,所述辅助部件位于该罩板两侧,夹着该罩板。由于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罩板被定位,因此,各辅助部件可以被配置为,相对于被安装部件部不会偏移。因而,可以提高被安装部件周围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用内装部件的组装构造的立体图,该车用内装部件包括车身固定部件。
图2是从右侧观察图1所示车身固定部件所看到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从左侧观察图1所示车身固定部件所看到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允许移位支承部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