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0228.2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齐心;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齐心;张虎 |
主分类号: | H04W80/00 | 分类号: | H04W80/00;H04W88/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无线电 无线通信 用户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可按照通信系统类别以及用户端设备用途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类:
1)蜂窝移动通信(Cellular System)用户端设备,尤其是实现以下移动通信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协 议的用户端设备,移动通信协议包括GSM/GPRS/EDGE,IS-95,WCDMA/HSDPA/HSUPA, CDMA2000/CDMA2000EV-DO,TD-SCDMA,3GPP LTE等:
a)同时支持语音以及数据业务的用户端设备:支持至少一种蜂窝移动通信协议的手机
b)仅支持数据业务,以实现个人计算机随时随地上网的用户端设备:支持至少一种蜂窝移动通 信协议的数据卡
c)提供住宅内语音以及数据业务接入的用户端设备:支持至少一种蜂窝移动通信协议的家庭基 站(femto)
2)无线城域网(WMAN)用户端设备,尤其是基于WiMAX的用户端设备:
a)同时支持语音以及数据业务的用户端设备:支持WiMAX话音及上网功能的手机
b)仅支持数据业务,以实现个人计算机随时随地上网的用户端设备:WiMAX上网卡,支持 WiMAX上网功能的计算机
c)提供住宅内语音以及数据业务接入的用户端设备:支持WiMAX的家庭基站
3)无线局域网(WLAN)用户端设备,尤其是基于WiFi的用户端设备:
a)支持WiFi数据业务的用户端设备:WiFi上网卡,支持WiFi上网功能的手机,支持WiFi上 网功能的计算机
b)提供WiFi数据业务接入的用户端设备:WiFi的接入点(AP)
4)无线个域网(WPAN)用户端设备,尤其是基于以下WPAN通信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协议的用 户端设备,通信协议包含蓝牙(Bluetooth),超宽带(UWB,及IEEE 802.15):
5)卫星通信用户端设备
6)广播系统用户接收设备,尤其是支持以下广播系统的一种或多种协议的用户端设备,包括无线 音频广播系统,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DVB-T,DMB-TH),手机电视系统(DVB-H,CMMB, STIMI)。用户端设备包括:无线音频广播接收机,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机,手机电视接收机
7)军事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水声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用户端设备一般由专用的硬件模块实现,以蜂窝移动通信用户端设备为例, 如图1所示,包括:物理层接收单元,物理层发送单元,第二层数据处理单元,第三层控制单元。 物理层接收单元包括射频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并变频到模拟基带信号;模拟数字转换模 块,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物理层数据信号的解调和译码。物 理层发送单元包括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于物理层数据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数字模拟转换 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射频发送模块,用于基带信号上变频,并发送射频信号。第二 层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数据包的打包、拆包,数据重传,数据加密解密。第三层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 二层以及物理层实体所需的参数,无线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无线链路的测量与汇报。其它无线通信 系统的用户端设备的实现与蜂窝移动通信用户端设备相同或是其子集。
现有无线通信用户端设备的各模块大多由专用芯片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实现,其不足之处在于:
1)功能单一:专用芯片为了压低成本,仅具有相对单一的功能,无法兼容其它系统。比如,GSM 的基带信号处理芯片无法完成WCDMA的基带信号处理功能。
2)升级困难:硬件产品难以升级换代,随着通信系统以及通信协议的升级换代,用户端设备的硬 件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换,旧的用户端设备在新系统中无法继续使用。
3)开发成本高:专用芯片和硬件电路的开发过程复杂,尤其是芯片的开发需要流片、生产制造等 过程,成本难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齐心;张虎,未经赵明;齐心;张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