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电两用高效自控卷扬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9629.6 | 申请日: | 200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翟贵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贵才 |
主分类号: | B66D1/00 | 分类号: | B66D1/00;B66D1/02;B66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高效 自控 卷扬机 | ||
技术领域
一种机、电两用高效自控卷扬机,涉及起重、运输机械,应用于工矿企业、家庭及起重、运输、建筑、装修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卷扬机的品种繁多,样式千变万化,但用于卷扬机的传动、制动系统无外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不具备自锁功能的传动装置配套带制动器的电动机或配套电磁制动器;二是不具备自锁功能的传动装置配套手动制动器;三是具备自锁功能的蜗杆传动装置。第一种形式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易出故障,且只能在电动作业的场所使用,对于无电采用机动作业的场所则不能使用,应用范围受限制;第二种形式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尤其在起重工作中载重下降难以控制,易出事故,有安全隐患;第三种形式传动效率过低,如一对普通齿轮传动效率在98%以上,但能自锁的蜗杆传动效率却不到50%,因此能自锁的蜗杆传动配套动力的功率一般是同等载荷齿轮传动配套动力功率的2倍或更大,属高耗能产品。
为了克服以上几种形式卷扬机存在的不足,本人设计出一种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性能优越、应用广泛、节能高效的机、电两用高效自控卷扬机,该机在工作过程中系统切断动力(电动、机动)后能利用载荷的反作用力自动制动,而接通动力时又能自动解开制动,实现高效自控,可广泛服务于工矿企业、家庭及起重、运输、建筑、装修、等行业,特做如下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由机体、螺旋载重制动器、传动机构、钢丝绳卷筒组成的一种机、电两用高效自控卷扬机。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该机由机体、传动轮(包括带轮、齿轮、链轮)、螺旋载重制动器、传动机构(不包括能自锁的蜗杆传动机构)、钢丝绳卷筒组成。螺旋载重制动器通过机体装配在传动机构的一根传动轴(通常是输入轴,其它传动轴同样有效)上,与传动机构同轴共体,其作用是在卷扬机工作过程中系统切断动力(电动、机动)后能够利用载荷的反作用力自动制动,而接通动力时又能自动解开制动,从而实现高效自控;螺旋载重制动器根据在机体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内置式即螺旋载重制动器处在机体的内部,外置式即螺旋载重制动器处在机体的外部;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结合在一起,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是依靠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的结合来实现的;钢丝绳卷筒通过传动组件装配在传动机构上,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钢丝绳卷筒工作;机体是传动轮、螺旋载重制动器、传动机构、钢丝绳卷筒的载体,传动轮、螺旋载重制动器、传动机构、钢丝绳卷筒组装在机体上。
螺旋载重制动器由机体、主动摩擦盘、传动轴、棘轮、棘爪、摩擦片、从动摩擦盘、轴承、阻力圈、拨轮、棘爪回位弹簧、棘爪限位座、调整螺母组成。主动摩擦盘的内孔制成多头内螺纹,传动轴的一段制有多头外螺纹,主动摩擦盘装配在传动轴的多头外螺纹上,主动摩擦盘在传动轴上转动时沿轴向可灵活移动;从动摩擦盘与传动轴连接(包括键连接、螺纹连接)在一起;棘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主动摩擦盘与从动摩擦盘之间,棘轮与传动轴之间装配有轴承,棘轮空套在轴承的外壳上;摩擦片分为两片,其装配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将两摩擦片分别装在主动摩擦盘与从动摩擦盘之间棘轮的两侧,与棘轮一并空套在同一轴承的外壳上,第二种是将两摩擦片分别固定在主动摩擦盘、从动摩擦盘的与棘轮相毗邻的侧面上;棘爪上制有可供拨轮拨动的拨爪(包括拨牙),棘爪与机体铰链,棘爪的一端与棘轮接合,棘爪与棘轮接合可限定棘轮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反向被阻止;拨轮上制有拨爪(包括拨牙),拨轮通过轴承、阻力圈、从动摩擦盘装配在传动轴上,拨轮随传动轴、从动摩擦盘转动时依靠阻力圈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拨动棘爪上的拨爪既能使棘爪与棘轮脱离、又能使棘爪回位与棘轮接合;棘爪回位弹簧与机体铰链并卡在棘爪上,棘爪回位弹簧可辅助拨轮使棘爪回位与棘轮接合;棘爪限位座安装在机体上,棘爪限位座可限定棘爪与棘轮的脱离距离;调整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传动轴上,位置在主动摩擦盘与棘轮相毗邻一侧的主动摩擦盘的另一侧,调整螺母可控制主动摩擦盘与棘轮、摩擦片、从动摩擦盘的离合间隙的大小;主动摩擦盘、传动轴、棘轮、棘爪、摩擦片、从动摩擦盘、轴承、阻力圈、拨轮、棘爪回位弹簧、棘爪限位座、调整螺母组装在机体上。
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是依靠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的结合来实现的,将传动轮与螺旋载重制动器的主动摩擦盘结合在一起,动力通过传动轮带动螺旋载重制动器工作。螺旋载重制动器的主动摩擦盘与传动轮的结合方式有两种:一是将螺旋载重制动器的主动摩擦盘与传动轮制成一体;二是将螺旋载重制动器的主动摩擦盘与传动轮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组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贵才,未经翟贵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