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8711.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菊川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0 | 分类号: | G11B7/00;G11B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驱动器的再生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蓝光光盘(BD),但在以下的说明中 以BD为前提,而且所用术语也基于BD中使用的术语。
以BD为首的现有光盘装置的大多数,为了抑制用作其光源的激 光二极管产生的噪声而采用高频叠加法。由于该技术已在非专利文献 1中公开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公知的,所以在以下的描述中只 描述必要的事项,除此以外不再详述。
如果被光盘反射的激光入射到振荡中的激光二极管,则振荡状态 不稳定,结果产生明显的激光噪声。为了避免这一点而采用高频叠加 法。它是在激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上叠加高频信号而产生脉冲激光的 方法。其发光波形是图2所示那样的周期脉冲。在此,激光脉冲的间 隔(调制周期)与和其对应的发光期间的比率(占空比)是以使激光 噪声最小的方式被调整的参数。即,选择频率和占空比,以使被光盘 反射的激光脉冲不会在激光振荡中入射到的激光二极管。
脉冲状的激光聚焦到光盘的记录膜上。这样,被反射的激光的强 度根据激光照射位置是标记(mark)还是空隙(space)而不同,所 以激光脉冲的振幅被调制。假设再生用的光电二极管和电流电压转换 放大器造成的频带限制都不存在,则再生信号波形是图3所示那样的 形状。以下,把这样的由再生脉冲序列构成的信号称为脉冲再生信号。 在此,图3中的虚线是假设以与高频叠加时的激光脉冲的峰值相同的 输出使激光连续振荡时得到的再生信号波形。即,脉冲再生信号的上 侧包络线的形状是基于连续光的再生信号波形。因此,通过包络线检 波,即,使脉冲再生信号通过具有与叠加的高频电流的频率相比足够 低的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可以获得所希望的再生波形。在现有的 光盘装置中,通过由光电探测器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构成的系统以 及模拟均衡器的频带限制来实现这一点。
由于把再生信号脉冲化是振幅调制的一种,所以观测到叠加的高 频信号的亮线频谱和被调制到其附近的再生信号分量。因此,在以下 的本说明书中,把叠加的高频信号简称为载波。如果举出载波频率的 一例,则在BD的情况下,400MHz左右是标准的。考虑到它主要是 由再生光学系统的光路长度决定的,所以在装置之间没有大的差异。
图4示出脉冲再生信号的频谱的一例。图4中,用虚线示意地表 示由光电探测器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构成的系统以及模拟均衡器的 频带限制的样子。即,用上述现有方式把脉冲再生信号转换成连续信 号就是使高次谐波分量完全衰减。因此,得到的再生信号振幅减小, 该振幅与脉冲再生信号振幅的比率大致约为脉冲占空比。
作为改善由于获得的振幅这样地减小而产生的SNR下降的技术, 有多音调解调(MTD:multi-tone demodulation)。关于该技术,在 专利文献1中有详细公开。另外,在非专利文献3中也有记载。MTD, 除了弥补再生信号的SNR以外,如专利文献1中详述的那样,还能解 决在高倍速再生时难以分离再生信号和载波的问题。即,利用MTD 获得的信号,从原理上讲不包含载波的亮线频谱。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中,众所周知,近年来,光盘的再生信号处理 以PRML(partial response most-likely,部分响应最大相似性)法之 类的数字方式为主流。在这样的信号处理系统中,用来使再生信号的 时钟与信号处理电路的时钟同步的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 电路一般也是数字化的。但是,在实际中,数字化的PLL中也包含电 压控制振荡器和DAC(数模转换器)之类的多个模拟要素。使用模拟 要素的问题是其特性容易波动。于是,近年来,象非专利文献4中也 记载的那样,不包含模拟要素的信号处理系统正在被研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314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光学》第14卷、第5号、第377-383页
<非专利文献2>Frank Op′t Eynde,Willy Sansen,″Analog Interfaces f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3,Boston/Dordrecht/London,第91-92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拾取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生成具有安全特征的文档、网站等的改进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