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肺复苏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6986.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沈洪;刘延武;陈威;吕鹏;李涛;赵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卫东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肺复苏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腹部按压功能的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是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目前的心肺复苏器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胸部反复进行按压,使得心脏复跳,同时配合通气装置由患者口中吹入氧气送至患者肺部,心外按压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从而得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的存活。
已知一种心肺复苏器,其通过MCU来控制电机驱动电路,由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的末端连接有胸部按压头。按压头以设定的位移和压力以设定频率按压患者胸部。
现有心肺复苏器的一个不足是没有有效利用腹部呼吸,因此,救治效果相对较差。现有心肺复苏器的另一个不足是对胸部的按压力度和深度无法控制,经常造成患者由于受到过度的按压而损伤软组织甚至内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心肺复苏器,它也以在实现胸部按压的同时还实现腹部按压,在对心脏按压和向肺部吹氧气的同时实现腹部呼吸,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效果。
其次,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心肺复苏器,它能够对胸部的按压强度和深度实现有效控制,减小救治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不必要的损伤。
再次,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心肺复苏器,它能够按压通气比进行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心肺复苏器其包括MCU和第一按压单元,第一按压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第一电机、第一连杆以及第一按压头;MCU向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连杆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杆末端的第一按压头往复运动,按压患者胸部;所述心肺复苏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按压单元,第二按压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第二电机、第二连杆以及第二按压头;其中MCU向第二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第二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连杆以及连接于第二连杆端部的第二按压头作往复运动,按压患者的腹部;其中所述第二按压头是可拆卸地附着于患者的腹部;第一按压单元与第二按压单元异步协同工作,当第一按压单元的第一按压头执行下压操作时第二按压单元的第二按压头执行提升操作,当第一按压单元的第一按压头执行提升操作时第二按压单元的第二按压头执行按压操作。
优选地,第二按压头可以通过粘合剂或吸盘方式可拆卸地附着于患者腹部。
优选地,在第一按压头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第一压力信号送至MCU,MCU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压力信号来调整第一控制信号,进而根据该经调整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调整其输出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机工作的调整,从而改变第一连杆及其末端连接的第一按压头的压力。
优选地,在第一连杆上进一步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将感应到的第一位移信号送至MCU,MCU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位移信号来调整第一控制信号,进而根据该经调整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调整其输出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机工作的调整,从而改变第一连杆及其末端连接的第一按压头的位移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通气单元,通气单元包括减压阀、比例电磁阀、安全阀、呼吸阀;减压阀的第一端连接至氧气气源,减压阀的第二端连接至比例电磁阀的第一端,比例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至安全阀的第一端,安全阀的第二端连接至呼吸阀的第一端,呼吸阀的第二端连接至患者的口腔;MCU输出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比例电磁阀的打开/关闭以及打开的程度。
由于在按压胸部的同时可以对腹部实施提拉,帮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有效地提高呼吸的效率,达到更好地救治。其次,由于具有压力反馈或位移反馈,可以对按压的力度和深度进行有效地控制,满足救治的前提下,减小对患者的由于按压而带来的痛苦;再次,由于可以控制通气,以预定比例实施按压和通气的频率,有效提高救助效果。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发明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卫东,未经王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6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塞露瓶
- 下一篇: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