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5582.6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余静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静渊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05D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3141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面 木制品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申请是名称为“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及其产品”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07年9月20日,申请号为200710046290.3)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制品,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自然和怀旧逐渐成为了家居领域时尚和品质的代名词。目前市面上的实木家居用品,其不菲的价格使人们忘而却步;利用大量实木作为材料也与人们日渐提高的环保意识想冲突。木皮贴面家居用品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些矛盾。它以逼真的木纹效果、良好的环保性能及特有的拼花方法,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木皮贴面的木制品的涂装方法一般为:先将白坯木皮粘贴(或包覆)到工件上,然后进行擦底色,多次涂底漆,多次打磨,最后涂面漆。这种传统的方法,对于曲面较多的复杂工件,大多采用手工的涂底漆、打磨的工作量大且难度高,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同时,由于很难实现机械化的流水线涂装,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这就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漆膜的木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制作的带漆膜的木皮当应用于木制品制作时,能够方便木制品的涂装。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得的带漆膜的木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照上述涂装方法获得的木皮贴面木制品。
本发明的贴面木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木皮背面贴上无纺布;
第二步,木皮正面涂上漆膜:根据木皮正面毛孔的粗细,在木皮的正面进行一次或多次涂底漆、干燥、砂光的步骤,获得符合喷漆要求的漆膜,制成带漆膜的木皮。
根据本发明,取决于木皮正面的底色情况,第二步中在木皮正面涂底漆之前还可以包括正面擦底色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二步中所使用的胶水包括: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俗称“白乳胶”),紫外线固化树脂(UV漆),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EPI),以及聚氨酯类热熔胶(PUR)。
根据本发明,第一步中木皮背面贴上无纺布是在无纺布上施胶后用热压机将无纺布与木皮背面压合。
本发明的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木制品工件表面上难以实现机械化涂装加工的部分贴上带漆膜的木皮;
B、对木制品工件表面上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装加工的部分贴上白坯木皮。
C、经过上述步骤A和B处理的工件直接或组装成产品后对其的白坯部分实施机械化涂装施工,最后对产品统一涂面漆。
根据本发明,所述难以实现机械化涂装加工的部分包括曲面和平面,优选的为曲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装加工的部分为平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机械化涂装加工包括擦底色、涂底漆和砂光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所述工件表面上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装加工的部分也可以贴上带漆膜的木皮。
根据本发明,如果带漆膜的木皮预先涂有装饰性好的面层,则工件在带漆膜木皮粘贴完成后就无需再涂面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木皮贴面木制品的涂装方法较之传统的涂装方法,省去了很难实现机械化的擦底色、涂底漆和砂光等工序,从而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此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大量节省油漆的用量,因此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带漆膜木皮的制作实施例
本发明的贴面木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木皮背面贴上无纺布;
第二步,木皮正面涂上漆膜:首先根据木皮正面的底色情况,选择性地进行擦底色,然后根据木皮正面毛孔的粗细,在木皮的正面进行一次或多次涂底漆、干燥、砂光的步骤,直至获得合格的漆膜。
实施例1、以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制漆膜
第一步,木皮背面贴上无纺布:将脲胶与乳白胶以体积比1∶1混合均匀,然后用施胶机在无纺布上施胶,最后用热压机将无纺布与木皮背面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静渊,未经余静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门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表面压密板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