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5489.5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恩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4;A61K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71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咽喉 肿痛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制剂,适用于由病毒感冒引 起的咽喉肿痛,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 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 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表现为头痛、浑 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药物”(专利申请号: 200710055545.2),它由下列原料药制制成:金银花、胖大海、麦冬、 玄参、青果、乌梅、绿茶、桔梗、甘草、薄荷油。上述专利申请具有 疏泄肺胃,清热祛火,清肿散结,利咽回音,生津开窍的功能,适用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部不适,口干舌燥及炎症,肿痛,并可缓解症 状。
中国专利公开了“金莲花保健茶”(专利申请号:97125692.6), 它包括三种保健茶,其中一种是由金莲花、胖大海、麦冬、车前子、 山楂、麦芽、沙棘、糖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噪音嘶 哑,下身浮肿患者。可以用作医院及家庭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日常 保健茶,经常饮用可明显减少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上述治疗咽喉炎的中药药物,对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 并十分理想。上述保健茶目的在于预防和保健,对疾病的治疗意义不 大。在针对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治疗上,投药应在清热解毒、 增强机体免疫力上为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制 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 组成及其重量比为:
金莲花3-6
胖大海3-5
麦冬1-12
紫萁贯众1-9
大黄3-9
芒硝3-1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金莲花加95%乙醇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乙醇,第 二次加10倍量的乙醇,每次煎煮1小时,然后滤过,合并滤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g/cm3(60℃)的浸膏。
2、取胖大海、麦冬、大黄、紫萁贯众四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15倍量的水,第二次加13倍量的水,每次煎煮1小时,然 后滤过,合并滤液;
将芒硝加入上述滤液内溶解;然后将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1.20g/cm3(60℃)的浸膏。
3、合并醇提浸膏和水提浸膏,喷雾干燥;
4、取干浸膏细粉,加入15.5%糖粉、15.5%甘露醇、1.5%枸橼酸、 1.1%阿司帕坦并搅拌均匀,用9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软材,18目筛 制粒,50℃干燥,18目筛整粒;
5、加入0.2%薄荷脑、0.2%硬脂酸镁并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 衣,检验,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中各味中药的药理如下:
金莲花
金莲花为金莲花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金黄璀璨,口感清爽, 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阴清热和消火杀菌的作用,长期饮用可 清咽润喉嗓音清亮。尤其对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和声音嘶哑者 有消炎,预防和治疗作用。
胖大海
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种子。主要功效清热润肺、利咽解 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 痛目赤。
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主要用于养阴生津、润肺清 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 燥便秘;咽白喉。
紫萁贯众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茎及叶柄基部。主要用于清热解 毒或用于防治感冒。
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 茎。素有药中“将军”之称,善通肠泻热、攻积导滞,既善泄血中实 热火毒又凉血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芒硝
芒硝主要用于泻热通便、清火消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恩,未经李晓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