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侧根果树桥接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5455.6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赵永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九龙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根 果树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接方法,特别是能够提高果树品质的桥接方法,具体的说明,设计一种多“侧根”桥接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类桥接栽培是一项改善果树品质,增加果树产量的有效措施。该发明主要是利用不同“侧根”的不同性质来增强和改善主树的抗性及品质,以优良的品种根系接穗进行根系辅助育苗,类似于给果树增加了多根“输液管”,通过这种方法以提高果树对病害的抵抗,增强根系的吸收特性,改良果树品质,目前果树的桥接一般都采用一个砧木与接穗进行桥接,仍然存在抵抗力差,产量低,品质低的缺点,而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果率高,对果树增强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一种果树多“侧根”桥接方法,所谓多“侧根”桥接,就是在主生果树枝干距地表50~70厘米处,与杜梨根生的枝条,在韧皮部将其上下皮层连接起来,从而增强皮层运输养分的功能。使根部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叶片和其他器官中去的情况下,根据“侧根”植物不同的吸收特点,可以使主生果树得到充沛的养分而更为健壮。通过桥接的方法,桥接的“侧根”像“输液管”一样固定在树体上,所述桥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侧根”苗培育
1.种子处理:“侧根”木种子必须在低温下于湿沙中进行50~60天层积贮藏,一般在1月末至2月初,按1份种子与4~5份干净河沙均匀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将种子和沙装入瓦盆内,塑料膜盖口,置于地窖内存放,当种子有70%以上萌动露白时播种。
2.“侧根”木圃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日照好、不积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段做砧木圃。圃地要有排灌条件,秋季结合深耕每平方米施农家肥7.5公斤。
3.播种:开春后地温上升到10℃以上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时按行距45厘米做垄,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也可双行带状条播。播后覆土,再盖细沙或地膜,以增加土温,保持湿度,芽出土后逐步去除地膜。
4.幼苗管理:苗长到4~5片真叶时间苗和移栽,株距10厘米左右,5~7月份除草3次,追施速效肥2次。秋季落叶前,用铁锹斜向切断主根,促进“侧根”生长,同时注意叶部病虫害防治。
5.起苗:起苗前1周要先灌1次透水使土壤松软,起苗时必须在距苗干30厘米处切断“侧根”,尽量挖大穴,保全根系,枝干和根皮切勿损伤。
6.包装运输:1年生优质苗要求地上部苗高120厘米,具有“侧根”5条以上,每条长20厘米以上,并有较多须根。起苗后立即分级和包装处理,防止风干失水,包装好后要及时运往栽植地进行栽植。
二、桥接时期
一般在主树芽萌动前或开始萌动而未展叶时或生长季节均可进行。如果气温高,宜在早晚进行。
三、桥接方法
“侧根”的栽植,“侧根”栽植于主树距地表50~70厘米周围处,多“侧根”对称栽植。
利用“侧根”萌生枝条进行单头桥接,桥接时将接穗两端削成楔形切面,长度为2cm左右,接着在主树相应位置光滑处切一横刀,深达木质部,再从此刀口向上切3~4cm的一竖刀深达木质部,并在切口交汇处下方切除一块三角形皮层,目的是缩小接穗与树体的夹角。然后将削好的接条插入切口内,同时用小木钉固定接口。如两头桥接,需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但切口方向相反。最后接口绑扎牢固。接口保湿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桥接的成活率。当接口固定后(钉小钉),首先用塑料薄膜或食品袋将上下接口封严垫实,然后再用弹性好的塑料带绑扎,这样以保持接口湿润状态,保湿效果好,一般桥接成活率都在70%以上。这时桥接枝上也容易萌芽发枝,应及时抹除。此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成活率和迅速恢复“侧根”根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砧树在离地表50~70厘米处开一个深达木质部的切口。
图2将移栽后的侧根枝条削一个长2厘米长的削面。
图3为桥接完成后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梨树“双侧根”桥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具体说明:
梨树“双侧根”桥接实例:
(1).首先播种野梨木和杜梨枕木种子,培育1年后选取优质苗。
(2).在树液活动旺盛期,树皮容易剥离时进行桥接,每年4-8月均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九龙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九龙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5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双α结同时成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