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4537.9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低压 抽吸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从人体的胸部等体腔排出液体和气体的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存在日本实公平4-22750号公报中记载的一个实施例。
该低压抽吸排出装置(直接使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标号)Y由以下部件构成:抽吸压力调节部20,其具有由第一垂下间隔壁23分隔的压力计室22;水封部25,其具有以气体能够流通的方式与该抽吸压力调节部连通且由第二垂下间隔壁27分隔的第一水密封室26;排液量测定部29,其具有以气体能够连通的方式与该水封部连通的收集室31;以及胸腔负压控制部33,其具有以气体能够流通的方式与该排液量测定部连通的第二水密封室34,所述胸腔负压控制部的第二水密封室被分隔成第一室34a和第二室34b,所述第一室34a中具有能够与形成在具有缺口部的浮子阻挡壁38上的流通孔嵌合的浮子39,从而当患者胸腔内的负压成为比设定抽吸压力强的负压时能够使该胸腔内的负压自动地缓慢地恢复为设定抽吸压力,所述第二室34b与所述第一室连通且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吸排气孔36。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分别单独地形成水封部25和胸腔负压控制部33,并且胸腔负压控制部33由多个分隔壁分隔,因此装置自身大型化,所述水封部25用于防止当停止抽吸源的抽吸时气体逆流,所述胸腔负压控制部33用于当由于患者的咳嗽或者连结管的挤压(milking)导致患者的胸腔内的负压比抽吸压力调节部的设定抽吸压力强时使该胸腔内的负压恢复设定抽吸压力。因此,由于无法使装置紧凑化因此需要设置空间。并且,由于必须在水封部25和胸腔负压控制部33二者中加入水,因此存在使用操作不简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使装置紧凑化、并且能够简化使用操作、此外,当大气从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朝收集室侧逆流时能够防止杂菌侵入的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
本发明的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低压抽吸排出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抽吸压力调节部20,其具有由第一垂下间隔壁23分隔的压力计室22;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25A,其以气体能够连通的方式与该抽吸压力调节部连通;以及排液量测定部29,其具有以气体能够流通的方式与该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连通的收集室31,在所述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25A中分别形成有下端开口40的第二垂下间隔壁27和分隔壁35A,所述第二垂下间隔壁27从吸出口24右侧的上壁开始朝下方垂下,所述分隔壁35A与所述第二垂下间隔壁27对置,并且在上端部具有气体流通路41、在下端部具有气体流通路42,该分隔壁35A的下端部朝下方延伸设置到距离所述第二垂下间隔壁27的下端部大约1~2cm,通过在所述压力计室22的一个侧壁和所述收集室31的一个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垂下间隔壁27和分隔壁35A,分别设置有能够在下部内共用收纳用于防止空气从大气朝患者的胸腔逆流并使患者的胸腔内的负压接近设定抽吸压力的水W2的第一室26a、第二室26b以及第三室26c,并且,当患者的胸腔内的负压成为比设定抽吸压力强的一定负压以上的负压时,为了使该胸腔内的负压自动地缓慢地恢复到比设定抽吸压力稍强的负压,在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25A设有与浮子阻挡壁的流通孔嵌合的浮子。
对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的“水封部”的功能进行说明,当在期望的设定抽吸压力的状态下在抽吸过程中停止抽吸泵时,空气从抽吸泵侧逆流,其结果是水W1、W2的各个水位发生变化。即,抽吸压力调节部的压力计室的左右两室的水位成为同一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胸腔和收集室成为负压状态,因此水封部兼胸腔负压控制部的第一室的水位下降到第二垂下间隔壁的下端部附近,第二室以及第三室的水位上升。但是,在该情况下,即使水W2受到大气压力的按压,第一室的水位也不会到达第二垂下间隔壁的下端面,因此从抽吸泵逆流过来的空气不会流入收集室并流入患者的胸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木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4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