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尾梁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3088.6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生;马希青;杨永辰;姚贵英;国亮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生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尾梁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地下采煤工作面支护的无尾梁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综采液压支架主要有四连杆型液压支架和单摆杆型液压支架。它们均属于大型整体液压支架,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效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综采工作面。这类支架用在薄煤层开采时,就显得过于臃肿笨重,价格昂贵,搬运困难。近年来,滑移顶梁支架、悬移顶梁支架等简易自移支架在一些中小煤矿有所应用,这类支架具有顶梁窄、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的特点,但这类支架一般不设底座,邻架之间没有有效连接,靠左右顶梁的相互错动实现移架。在使用时,这类支架存在头重脚轻,插底严重,自身稳定性差,移架和调架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当一个支架发生倒架,很更容易引发邻架倒架,形成连锁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开发一种安全性高,整体性好,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的轻型液压支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介于整体液压支架和简易液压支架之间的主要由一个整体底座、多个顶梁组成的无尾梁液压支架。该支架既有整体液压支架强度高、稳定性好、移架速度快的特点,又具有简易支架重量轻、装运方便、适应性强、使用灵活的特点,可以解决煤矿地下薄煤层开采工作面支护技术落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无尾梁液压支架,主要由一个整体底座、多个顶梁、立柱、梁间连接块、导杆、挡矸板、推杆和推移油缸等组成。
在一个整体底座的后部横向设置多个导路线垂直于底座底面的导向套,底座上方并列分布多个窄型顶梁,每个顶梁的侧面设有铅垂方向的T型导向槽,工字型梁间连接块与T型导向槽配合将相邻梁连成一体,并形成梁间连接装置,此装置可保证各顶梁在支架纵向平面内的相互错动和偏转,可提高顶梁对顶板的适应能力;前立柱、后立柱通过球铰、销轴分别与底座和各顶梁连接,前立柱前倾,后立柱直立,保证顶梁有一定抵抗向后水平力的能力;挡矸板用销轴挂接于顶梁的尾部,用于保护导杆和防止采空区矸石涌入;导杆布置在后立柱之后,上端用销轴或十字节与顶梁铰接,下部伸入到底座的导向套内,形成垂直导向装置,该装置起抵抗水平载荷、升降导向、保持架型和挡矸防涌作用;推移油缸和推杆设置在左右立柱之间,用于推溜移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一个支架采用多个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错动和偏转的窄型顶梁,使顶梁对顶板的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能更好地维护顶板;
2、多个顶梁通过导杆与整体底座相连接,使支架的整体性和自身稳定性得以保证,避免了简易支架插底、倒架和移架困难的问题,移架速度可与整体支架相一致;
3、各窄型顶梁结构简单、重量轻、加工方便、便于装运。
4、垂直导向装置设置在支架后部,兼有抵抗水平载荷、升降导向、保持架型和挡矸防涌功能,省去了尾梁,减轻了重量。
总之,该支架集整体液压支架和简易液压支架的优点于一身,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强,便于装、拆、运作业,可用于薄煤层回采工作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尾梁液压支架外形图
图2是无尾梁液压支架顶梁连接装置处的剖面图
图3是梁间连接块外形图
图中,1.顶梁 2.梁间连接块 3.挡矸板 4.导杆 5.底座
6.后立柱 7.前立柱 8.推移油缸 9.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图3,本发明主要由顶梁1、梁间连接块2、挡矸板3、导杆4、底座5、后立柱6、前立柱7、推移油缸8、推杆9等组成。底座5为整体底座,其后部横向设有多个导路线垂直于底座5下底面的导向套;底座5上方并列分布多个窄型顶梁1,每个顶梁1的侧面设有铅垂方向的T型导向槽,工字型梁间连接块2与T型导向槽配合将相邻梁连成一体,并形成梁间连接装置,此装置可保证各顶梁1在支架纵向平面内的相互错动和偏转;前立柱7、后立柱6通过球铰和销轴与底座5和各顶梁1连接,前立柱7前倾,后立柱6直立,用于提高顶梁1抵抗向后水平力的能力;挡矸板3用销轴挂接在顶梁1的尾部,可保护导杆4和挡矸防涌;导杆4置于后立柱之后,上端用销轴或十字节与顶梁1铰接,下部伸入到底座5的导向套内,形成垂直导向装置,该装置起抵抗水平载荷、升降导向、保持架型和挡矸的作用;推移油缸8和推杆9设置在左右立柱之间,用于推溜移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生,未经李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