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洗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2907.5 | 申请日: | 200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河津由加里;末次智明;松井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3D9/08 | 分类号: | E03D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洗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具体而言,涉及用水洗净坐在西式坐便器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的卫生洗净装置。
背景技术
卫生洗净装置一般配备有执行洗净局部的局部洗净功能、把洗净水贮存在温水水箱并加热的换热功能、烘干局部的局部烘干功能、进行去臭的去臭功能等规定功能的功能部件。另外,还配备有收容这些功能部件的壳体。为了防止贮存在温水水箱中的洗净水冻结等,这样的卫生洗净装置有时有必要对该洗净水进行排水。
因此,存在可以简单且切实地进行温水水箱的排水的排水结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为在内置于壳体(本体主体)的温水水箱的侧面下部配设排水孔,同时在温水水箱的下方设置承接从排水孔排出的温水水箱的水并使其流动的导水肋,从该导水肋顶端的排水口向便器盆内排水的结构。根据该结构,通过拆卸密封排水孔的排水拴,从开放的排水孔排出的水经过配设在本体主体内的导水肋而排出到便器盆内。因此,从温水水箱的排水孔排出的水不会排放到本体主体的内部或者从本体主体侧面的开口部排放到本体主体的外部。
但是,如果在壳体(本体主体)内部设置导水肋,则有可能在壳体内部无法搭载执行卫生洗净装置的主要功能之一的局部烘干功能或去臭功能等的功能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8-93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从壳体左 右侧面的至少一侧良好排出行贮存在温水水箱中的水的卫生洗净装置。
第1发明为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为,配备有:在下方部具有排水孔,贮存向喷嘴供给的洗净水的水箱;堵住所述排水孔的排水拴;及内置所述水箱,具有在左右侧面的至少一侧穿通所述排水拴的同时向外部排出从所述排水孔排出的水的开口部与承接从所述排水孔排出的水使其流动并向所述开口部引导的流水导槽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有所述水箱的主体板与从上侧覆盖所述主体板的主体罩,所述主体板及所述主体罩的左右侧面的至少一侧形成为相互的倾斜角度相吻合并随着向下侧而向外侧开,在所述主体板的左右侧面的所述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开口部。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即使在水箱的排水过程中流量逐渐减少使水从排水孔向壳体内落下,也由于流水导槽承接该水使其流动并引导到开口部,所以水不会滞留在壳体内。因此,可以良好地进行贮存在温水水箱中的水的排出。
第2发明为,第1发明中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流水导槽所具有的流路随着从所述排水孔向所述开口部而变窄。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即使从排水孔排出的水的水势小,也因为可以提高流速来排出,因此可以使用接排水的水桶等容器来切实地回收该水。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从开口部排出的水不易蔓延到主体板的下侧,并且传到壳体侧面的水不易蔓延到主体板的下侧。因此,水不易进入主体板与便器之间的缝隙,可以提高该缝隙或其周边部的清洁度。另外,由此可以抑制臭气从主体板与便器之间的缝隙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从壳体左右侧面的至少一侧良好地进行贮存在温水水箱中的水的排出的卫生洗净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配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冲厕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模式图。
图3是放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在主体板上的盖体附近的放大模式图。
图4是放大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口部附近并从斜面观察的立体模式图。
图5是放大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口部附近并从正面观察的平面模式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在主体板上的缺口孔附近的截面的剖视模式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水导槽的截面的剖视模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截面的剖视模式图。
图9是表示对比例的壳体的截面的剖视模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排水拴及盖体的安装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模式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炉中固体燃料燃烧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安全反射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