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620.2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菊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17/00;A61K31/125;A61K33/06;A61K33/22;A61K33/3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搭背类 疾病 外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搭背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多由于外邪、火热之毒对人体的侵袭,外界环境的污染,蚊虫叮咬等而得病。初起肿而色赤、疼痛易溃、亦有色暗不红、不肿、不疼。塌陷者,如不及时外敷有效药,菌毒即至,易成大患,难以治愈,给患者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皮肉痛苦。搭背类疾病包括搭背(上搭、中搭、下搭)对口等。
目前,治疗搭背类的药物和方法,多是一般先用青霉素或苯唑西林,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或采用熟、切、引、生肌程序治疗,时间长、疗效慢、费用高、病人痛苦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该药针对搭背类疾病的发病因素,采用外用药对患病之处疏解宣通、祛毒引滞、清热活血、祛腐生肌、化脓荣卫,并考虑到人们治疗疾病的方便,设计成外用药。加工工艺简便、使用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且原料广泛、成本低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该种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由以下原料混匀粉碎制成,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枯矾10-20 硼砂10-20 炉甘石0.5-3 芙蓉5-10 白蜗牛0.5-2 樟脑5-8
本发明提供的该种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优选配方为(所述原料以重量份数表示):
枯矾15 硼砂13 炉甘石1.5 芙蓉8 白蜗牛0.8 樟脑7
所述原料精选后,按照上述重量比混匀粉碎,过120目筛即为本品。
本散剂的使用方法为:每天常规清洗疮口消毒后撒上芙蓉散一次,并包扎好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配方新颖、先进、独特,各味中药有机结合,使其发挥每味药物的协同互补作用;
2.该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收效迅速、疗效明显,且无毒副作用;
3.加工工艺简便,使用方法简单,原料广泛,成本低廉,药效迅速,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按优选配方称取原料:
将枯矾15 硼砂13 炉甘石1.5 芙蓉8 白蜗牛0.8 樟脑7混匀粉碎,过120目筛即为本品。临床使用时每天常规清洗疮口消毒后撒上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一次,并包扎好即可。治愈率高。
以下再结合实施例所制得的药物的临床应用记录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1.患者资料:
试用患者共计300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59例,在病种分布上上搭48例,中搭171例,下搭45例,手搭15例,对口21例;
2.使用方法:
患者疮面常规清洗疮口消毒后撒上芙蓉散一次,并包扎好即可,每天换药一次。
3.观察结果:
4.不良反应:
未曾发现不良反应现象。
5.结果分析:
本一种治疗搭背类疾病的外用药因具有疏解宣通、祛毒引滞、清热活血、祛腐生肌、化脓荣卫之功能,故而治疗搭背类疾病药效迅速,治愈率高。
以上对其发明的内容作了详尽说明。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不会超出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菊荣,未经谢菊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