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土窑居裂缝控制嵌梁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2315.3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中;曹源;童丽萍;刘瑞晓;杜健飞;曹云涛;郭强;张向东;刘奕;张勤;王先锋;朱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土 裂缝 控制 加固 系统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生土窑居裂缝控制嵌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板(1)、钢梁(2)、拉杆(6)及锚固板(8),钢板(1)与钢梁(2)固定连接后,构成嵌梁,拉杆(6)两端设置有螺纹,嵌梁与锚固板(8)通过拉杆(6)连接,嵌梁左侧设置有第一刚性垫片(3),第一刚性垫片(3)左侧设置有第一硬弹簧(5),第一硬弹簧(5)左侧用第一螺母(4)固定,锚固板(8)右侧设置有第二刚性垫片(9),第二刚性垫片(9)右侧设置有第二硬弹簧(10),第二硬弹簧(10)右侧用第二螺母(11)固定,整个嵌梁加固系统沿生土窑居的窑深方向,固定在窑顶的覆土层(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裂缝控制嵌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6)直径大于等于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裂缝控制嵌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板(8)或为钢筋混凝土板或为石板,其厚度为280~3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裂缝控制嵌梁加固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搭设施工平台:
a、查找生土窑居中的通缝位置,判断其延伸范围,确认最易倒塌的土体范围
b、根据判断的倒塌土体范围,选择合适的嵌梁嵌入点,并根据嵌入点搭设脚手架平台;
第二步,嵌梁加固前期施工:
a、制作嵌梁安装槽,依据嵌梁嵌入点位置和拉杆(6)前端至钢板(1)内侧的距离对覆土层进行开槽,开槽尺寸大小要能容下钢板(1)及钢板(1)左侧所有部件,并有少许余量;
b、制作拉杆孔,在选定的拉杆孔位置,由窑脸水平向内进行打孔,拉杆孔深度通常如下:
拉杆孔深度∈[1m,窑洞覆土厚度-1m]
拉杆孔的长度应不短于通缝位置向后3m左右,即:
由窑脸向内水平打孔长度≥窑脸至横向通缝的距离+3m;
c、制作拉杆槽,在形成的拉杆孔后部,沿拉杆孔延伸方向进行开槽,开槽的宽度只需使拉杆轻松穿过,开槽的深度大于拉杆的设置深度,开槽直至锚固板(8)预设位置;
d、制作锚固板安装槽,在锚固板(8)预设位置处,按照锚固板(8)的尺寸向下开槽,并预设手动操作空间;
第三步,嵌梁加固:
a、将钢梁(2)与钢板(1)进行固定,形成嵌梁,在嵌梁相应位置设置小孔,以使拉杆穿过,并将嵌梁固定于嵌梁安装槽内;
b、将锚固板(8)安装于锚固板安装槽内;
c、在拉杆(6)的一端依次安装第一刚性垫片(3)、第一硬弹簧(5)和第一螺母(4),抬起拉杆(6)的另一端,使其依次穿过嵌梁预设的小孔、覆土层前部的拉杆孔、覆土层后部设置的拉杆槽以及锚固板(8);
d、在锚固板(8)右侧设置第二刚性垫片(9),在第二刚性垫片(9)右侧安装第二硬弹簧(10)和第二螺母(11),并拧紧;
第四步,嵌梁加固后期处理:
a、在覆土层后部的拉杆槽部分用土回填平整并夯实;
b、在窑脸上部嵌梁安装槽处采用草泥灰回填抹面,使表面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3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氨基二乙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预制空心楼板砖混结构房屋楼面抗震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