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179.8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嶋村泰伸;田村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打印纸的两面都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在打印纸的两面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已广为众人所知。这种喷墨打印机的结构有二。其一是,在夹着打印纸的传送路径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打印头,同时或者稍微错开一点时间利用该打印头在打印纸的两面进行打印(参照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07-276716号公报和特开2003-165203号公报);其二是,仅在打印纸的传送路径的一侧布置打印头,在打印纸的一面打印完毕后,再将该打印纸正反面翻过来,再次供向打印部,在另一面上进行打印。由此在打印纸的两面都进行打印(参照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192838号公报)。
但是,上述第一结构,虽然能够使打印处理能力提高,但在附着在一面上的油墨未干的时候,油墨就附着在另一面上了。因此,附着在打印纸的两面上的油墨合计量就很大。这样一来,油墨就会渗透,渗透到背面;打印纸就会卷曲一次或者连续波浪弯曲多次等。打印纸卷曲一次或者连续波浪弯曲多次会导致传送性恶化,而容易划伤打印面。其结果,与所述渗透到背面的现象相互作用,打印纸的打印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二结构下,要将打印纸正反面翻过来,在一张打印纸的两面进行打印的时间就会随之增长。与上述第一结构相比,打印处理能力下降。而且,因为在已附着在一面上的油墨未充分干的状态下快速地将正反面翻过来,会对打印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这一动作是难以进行的。即使已快速地将正反面翻过来了,最终则是在已附着在一面上的油墨未充分干的状态下又在另一面上进行打印。与上述第一结构一样,打印纸的打印质量下降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既防止油墨大量附着而导致的打印纸的打印质量下降,又尽量提高打印处理能力。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以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为对象。该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部、打印纸供给部、打印传送部,该打印部让油墨从打印头喷出,在打印纸的单面进行打印,该打印纸供给部将打印纸供向该打印部,该打印传送部设置在所述打印部,在对由该打印纸供给部供来的打印纸进行打印时,将该打印纸朝着与该打印纸供给部一侧相反的一侧传送,将在所述打印部已对一面进行了打印的打印纸正反面翻过来,再次供给该打印部且在该打印部对另一面进行打印,由此在该打印纸的两面进行打印。该喷墨打印机还包括打印纸再供给部,该打印纸再供给部将所述打印传送部的下游侧端部和上游侧端部连接起来,与该打印传送部一起形成包围打印头的环状传送路径,且将从该打印传送部的下游侧端部送出、所述一面已被打印的打印纸正反面翻过来,供向该打印传送部的上游侧端部。所述打印纸再供给部由U字型转弯部、逆向传送部以及转向部构成。该U字型转弯部,将从所述打印传送部的下游侧端部送出的打印纸正反面翻过来,且使传送方向成为逆向;该逆向传送部,让从所述U字型转弯部送出的打印纸越过所述打印部,朝着所述打印纸供给部一侧传送;该转向部,使由所述逆向传送部传送来的打印纸转向,并从该打印纸的后端侧朝着所述打印传送部的上游侧端部供给打印纸。所述打印纸再供给部的传送路径长度,设定为在所述打印部对一张打印纸进行打印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在该打印纸以前已经进行了打印的至少一张打印纸的长度。
在所述结构下,在U字型转弯部让从打印传送部的下游侧端部送出、且一面已打印了的打印纸U字型转弯。由此打印纸的正反面便被翻过来,且传送方向逆向。接下来,一边维持该状态,一边由逆向传送部以与在打印传送部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打印纸,超过打印部,返回打印纸供给部一侧。再接下来,打印纸在转向部转向并从后端侧朝着打印传送部的上游侧端部供去。该被供向打印传送部的打印纸则成为另一面与打印头相对,油墨从打印头喷出在该另一面上而进行打印。这样打印纸的两面就都打印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未经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