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破坏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1863.4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宪一郎;大须贺晴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破坏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的树脂成形品的冲击破坏预测方 法。
背景技术
树脂是粘弹性体,具有越快地变形就越硬越脆的性质。由 于树脂具有该性质,因此,若在模拟时不知道变形时的应变速 度,则无法预测准确的断裂应变。
另外,成形的树脂成形品具有强度及导致断裂的应变在与 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而不同的性质。因此,树脂成形品有时 从冲击模拟结果中的最大产生应变之外的部位断裂。因此,公 知有考虑到树脂制品的各向异性的树脂制品的冲击破坏预测方 法(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在考虑到树脂成形品的各向异性时,采 用流动方向及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平均值来提高解析精 度。但是,由于输入物性是平均值,因此与实际的破损应变容 许值相比,判定输入物性在流动方向上为偏低的值、在与流动 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为偏高的值,因此很有可能进行错误的判断。
还公知有将规定形状的树脂成形品的实际试验结果与冲击 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而采用两者的变形形态一致的情况的破坏 判定值的方法(专利文献2)。在该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中, 不实施实际试验就无法进行判定。
此外,公开有即使不进行与实际的树脂成形品的应变速度 相对应的拉伸试验,也能够计算出对树脂成形品实施冲击模拟 时所需的树脂材料破坏的应变的值,并且通过仅进行2次~3次 的较少的冲击模拟,能够容易地计算出预测的导致破坏的实际 条件的的技术(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设法将与 树脂的应变速度相对应的特性以及有赖于实验条件的冲击模拟 结果方程式化,因此,能够预测产生迄今为止无法做到的高精 度的破坏的实验条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8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26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37784号公报
但是,即使是上述专利文献3的冲击模拟的破坏判定方法, 也有时判定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同,要求进一步改良。另外,在 上述专利文献中,未考虑树脂成形品的应变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目的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对树脂成形品施加冲击的情况下的更准确的冲击破坏预测方 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 现,在由以往的树脂成形品的冲击破坏预测方法进行的预测与 实际的冲击实验结果不同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考虑到对树脂 成形品施加冲击时树脂成形品的应变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预测 就与实验结果一致,从而完成本发明。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提 供以下内容。
(1)一种冲击破坏预测方法,是通过模拟进行的树脂成 形品的冲击破坏预测方法,其中,包括:断裂应变-应变速度 的关系式导出工序,该关系式是使用由该树脂制作的树脂试样 而由每个应变速度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的;第1模拟, 模拟在规定条件下对上述树脂成形品的规定位置施加冲击时 的、上述树脂成形品中的规定部分随时间变化的产生应变;第 2模拟,模拟在规定条件下对上述树脂成形品的规定位置施加 冲击时的、上述树脂成形品中的规定部分随时间变化的应变速 度,通过将上述随时间变化的应变速度代入到上述关系式来模 拟随时间变化的断裂应变;比较判定工序,使用上述第1及第2 模拟结果,随着时间变化对上述产生应变与上述断裂应变进行 比较,在上述产生应变大于上述断裂应变的情况下,判定上述 树脂成形品产生破坏。
(2)根据(1)所述的冲击破坏预测方法,其中,上述规 定位置是最大应变产生部分。
(3)根据(1)所述的冲击破坏预测方法,其中,上述树 脂试样是具有熔接部分的试样,上述关系式导出工序是上述熔 接部分的断裂应变-应变速度的关系式导出工序,上述规定位 置是熔接部分。
(4)根据(1)所述的冲击破坏预测方法,其中,上述关 系式导出工序是沿着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树脂流动方向正交的 方向的部分的断裂应变-应变速度的关系式导出工序,上述规 定位置是沿着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树脂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 部分。
采用本发明,在对树脂成形品施加冲击时,通过考虑树脂 成形品的应变速度、产生应变等随时间的变化,能够极为准确 地预测树脂成形品的冲击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理塑料株式会社,未经宝理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