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1370.0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藤野纯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0 | 分类号: | H01S5/00;H01S5/02;H01S5/022;H01S3/00;H01S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闫小龙;李家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性良好的廉价的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在密封了引线框的模塑树脂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内装载 有激光元件和基台(sub-mount)的激光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激光装置中,激光元件和基台被装载在引线框的芯片焊盘部 (die pad section),通过引线键合与内部引线电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973348号公报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激光装置中,为了经由芯片焊盘部将激光元件的热向背面 散热,需要使用厚的Cu引线框。此外,为了实施引线键合,需要在内 部引线的最外层表面进行比较厚的Au电镀。伴随着近年来的Au和Cu 的价格高涨,该Cu引线框和Au电镀的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散热 性良好的廉价的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发明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引线框,其具有第一外 部引线和与上述第一外部引线连接的第一内部引线;模塑树脂,其具有 上表面,不密封上述第一外部引线而密封上述第一内部引线,在上述上 表面使上述第一内部引线的一部分露出;基台,其具有彼此相向的装载 面和背面,上述装载面与上述模塑树脂的上述上表面相面对,上述背面 不被上述模塑树脂覆盖;以及激光元件,其装载在上述基台的上述装载 面,与上述第一内部引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
第二发明的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引线框 的工序,其中,该引线框具有第一外部引线和与上述第一外部引线连接 的第一内部引线;通过模塑树脂不密封上述第一外部引线而密封上述第 一内部引线,在上述模塑树脂的上述上表面使上述第一内部引线的一部 分露出的工序;在具有彼此相向的装载面和背面的基台的上述装载面装 载激光元件的工序;以及使装载了上述激光元件的上述基台的上述装载 面与上述模塑树脂的上述上表面相面对,在上述基台的上述背面不被上 述模塑树脂覆盖的状态下,使上述激光元件的一部分与上述第一内部引 线的露出的部分彼此相向,经由第一导电性材料接合的工序,在使上述 激光元件和上述第一内部引线接合之前,预先对上述激光元件的一部分 供给上述第一导电性材料。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散热性良好的廉价的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 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激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以虚线包围的部分扩大后的图。
图3是图1、2的A-A’的剖面图。
图4是图1、2的B-B’的剖面图。
图5是图1、2的C-C’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引线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台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激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激光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引线框
12 外部引线(第一外部引线)
14 内部引线(第一内部引线)
16 外部引线(第二外部引线)
18 内部引线(第二内部引线)
20 框
22 散热片
24 模塑树脂
24a 上表面
26 凹部
28 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秸秆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沼气、燃煤两用水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