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1009.8 | 申请日: | 200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浩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山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冰冰;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嵌合固定在相对地同心旋转的两部件的一个部件上的芯 骨、嵌合固定在另一个部件上的金属制吊环、和具备弹性滑动接触在上述 吊环上的密封唇并固定在上述芯骨上的弹性密封部件构成、它们组合而构 成以将上述两部件之间密封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夹装在车辆的车轮悬架部的轴承单元等的固定侧部件与 旋转侧部件之间、防止水、尘埃的侵入的密封装置。近来,采取了各种用 来实现车辆的低燃耗化的对策,在轴承单元部分中,也要求旋转转矩的降 低化。将密封唇配置为,使其弹性滑动接触在嵌合固定在密封装置的旋转 侧部件上的吊环上,在为了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而将密封唇弹性滑动接 触在吊环上的力取较大的情况下,使吊环与密封唇的摩擦变大、给旋转转 矩带来影响、阻碍低转矩化的问题已经被指出。
所以,有对吊环上的与密封唇的滑动接触面进行表面加工、降低与密 封唇的摩擦力、实现低转矩的技术。
图7(a)、图7(b)是示意地表示以往例的部分放大剖视图,是吊环 的与密封唇的滑动接触面的部分放大图。图中,70是构成密封装置、嵌合 固定在旋转侧部件上的吊环,730是吊环70的滑动接触面,750是由粘接 剂构成的粘接层。
将吊环70的滑动接触面730表面加工的方法有多种,但在如图7(a) 所示那样将滑动接触面730粗糙化而在凹凸上形成棱边的方法的情况下, 有滑动接触的密封唇磨损的问题。
此外,在吊环70的外面侧具备由磁性橡胶等构成的转速脉冲轮、与磁 传感器一起构成磁编码器的结构的情况下,转速脉冲轮通过粘接剂相对于 吊环70粘接而成为一体。在粘接时,在将吊环70整体浸渍在粘接剂中之 后粘贴转速脉冲轮,所以即使如图7(b)所示那样对滑动接触面730进行 粗糙化处理,也会在粘接面730之上形成粘接层750,有旋转转矩的降低效 果变弱的问题。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吊环的与密封唇的滑动接触面成为规 定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在这里,公开了在利用辊轧制吊环时、利用实施 了凹凸处理的辊将凹凸转印到吊环的表面上、将吊环的表面粗糙化为规定 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此外,作为为了提高密封性而将吊环的与密封唇的滑动接触面表面加 工的方法,有下述专利文献2。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对滑动接触面喷射具有适当的粒度的球 状物而成为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3-148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3-43174号公报
但是,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那样用实施了凹凸处理的辊进 行表面加工的情况下,每当重叠了辊转印时辊表面的凹凸就会磨损,所以 有难以在长期间中将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转印到吊环的滑动接触面上的难点 而成为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所谓的喷丸处理,是喷射球状物而进行粗糙化, 所以在能够形成没有棱边的凹凸这一点上能有效地防止密封唇的磨损。
但是,根据滑动接触面的粗糙化的程度,也有促进密封唇的摩擦、或 给作为密封装置的密封性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此外,还知道有不显示旋 转转矩的降低效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密封性、 并且能够实现旋转转矩及密封唇的发热温度的降低的密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由嵌合固定在相对地同 心旋转的两部件的一个部件上的芯骨、嵌合固定在另一个部件上的金属制 吊环、和具备弹性滑动接触在上述吊环上的密封唇而粘合在上述芯骨上的 弹性密封部件构成,他们组合而构成为将上述两部件之间密封,其特征在 于,上述吊环的与上述密封唇的滑动接触面进行使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 0.5μm~1.5μm、均方根粗糙度Rq为0.6μm~2.0μm、凹凸的平均间隔 Sm为0.05mm~0.17mm,峰值计数Pc(50%)为20~60的表面加工。
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由下述算式
(1)计算出的值A与上述Ra的测量值的误差满足下述条件(1)的上述 滑动接触面。
算式(1):
A=0.8462Rq-0.5078Sm-0.0012Pc+0.0516
条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山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内山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