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0338.0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两面 变色 图案 效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升,对于布料的要求相对提高,不仅要穿的舒适亦要兼顾美观以及布料的质感,而一般的针织布料只能达到具间色或单调的图案效果,已不敷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人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是以发明人设计一种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并配合换色器,可使两种以上不同材质的纱线一并编织,不仅能达到两面变色图案的效果,更能创造出多种不同质感的布料,因而直接增加产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不但能使布料产生两面变色图案的效果,更能编织出多种质料不同的针织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主要包含一接杆、一纱嘴及一轮座,其中该接杆的杆身设有上、下两个长孔,可配合螺丝调整定位并锁固于纱嘴盘上,该接杆的底端则设有一连接部与一螺孔;该纱嘴的上端设有一与接杆连接部相同形状的连接槽与一对应的螺孔,可与接杆相连结,并于该纱嘴的喂纱口内设有一横向的导轨,而使该纱嘴区隔为上、下两个喂纱口,且于该等喂纱口侧旁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纵向的滑槽;该轮座的表面设有一螺孔,并以螺丝同轴锁固于接杆与纱嘴的连接处,于该轮座的侧边上端横向设有一通孔,且于表面设有一与该通孔相通的螺孔,使能装设一导轮于纱嘴侧旁并调整定位后以螺丝锁固。于编织布料时,先使相邻的两组换色器各别穿设不同材质的有色纱线,并将该两组换色器上的有色纱线依序分别导引至纱嘴的上、下两喂纱口内,而底纱亦直接或借由导轮引导入纱嘴的滑槽内,利用该滑槽当导轨输送至织针钩处与两组有色纱线一并编织,并依预设的颜色变换,如此可编织出不同质感的针织布料,且具有两面变色的图案效果,并能让布面清晰平滑,杜绝露底的现象。
前述的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其中该两组换色器上的有色纱线,可分别依序穿设棉纱与丝纱且可任意替换顺序,即能编织出丝盖棉或棉盖丝的布料,相同原理亦可将棉纱与丝纱替换成别种材质的纱线,而能编织出多种不同质感的针织布料。
前述的可编织两面变色图案效果的纱嘴结构,其中该纱嘴上所设的纵向滑槽可加入橡筋纱一并编织,使加橡筋纱编织后的布料形成一种两面变色图案的弹性布。
前述的圆编变色针织机的纱嘴结构,该接杆上所设的上、下两个长孔,其中上端的长孔以一螺丝穿套一垫片再穿过该长孔并螺套一滑座后锁固于纱嘴盘上,可借由该长孔来调整纱嘴上、下至最适当的位置再锁固定位,而该下端的长孔以一螺丝先穿套一弹簧及一垫片再穿过该长孔后螺设于纱嘴盘上,其利用该弹簧的伸张力并配合垫片,可使该纱嘴结构于未锁固前能轻易的上、下移动并暂时固定,不但可提高编织作业前的穿纱速度,且能利于纱嘴的调整定位,进而可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能使布料产生两面变色图案的效果,更能编织出多种质料不同的针织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纱嘴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纱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接杆 11-长孔 111-螺丝
112-垫片 113-滑座 12-长孔
121-螺丝 122-弹簧 123-垫片
13-连接部 131-螺孔 2-纱嘴
21-连接槽 211-螺孔 22-导轨
23-上方喂纱口 24-下方喂纱口 25-滑槽
3-轮座 31-螺孔 311-螺丝
32-螺孔 321-螺丝 33-通孔
331-导轮 4-纱嘴盘 51-单号换色器
52-双号换色器 6-织针 7-带纱器
8-开纱棒 10-棉纱 20-丝纱
30-底纱 40-橡筋纱 100-纱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未经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接入系统的信道分配的方法
- 下一篇:模块化后视镜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