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9808.1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蕾;何毅;沈云霞;杨浩;邓峰云;甘望益;峰公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安纪平;刘洪京 |
地址: | 215625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锭 轧制 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线材的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焊接轧制棒线材的方法,属于方坯棒线材轧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长久以来,在高校、研究院或技术中心研发棒线材试验中,如何以模拟大生产控轧控冷(TMCP)工艺轧制实验室冶炼的小钢锭(如10~500kg)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由于棒线材属于多孔径轧制,在实验室建立完整的适合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控轧控冷轧实验线需要复杂的设备、巨大的场地和巨额资金。目前小钢锭的棒线材轧制主要采用小型普通轧机进行,由于无法实现控轧控冷,轧后的棒线材一般需通过适当热处理模拟TMCP工艺获得所需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但由于热处理与大生产TMCP工艺差距甚大,因此试验结果偏差大,数据可信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在于提出一种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与连铸方坯具有相同横截面尺寸的实验室小钢锭以与连铸方坯端部对接的方式焊接到连铸方坯上,并与连铸方坯一起轧制成棒线材。
具体的讲,所述将实验室小钢锭以端部对接的方式焊接到连铸方坯上的具体工艺为:将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对应的连铸方坯一端中的至少一个加工形成坡口结构,并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对接,再采用间隙堆焊方式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讲,所述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焊接固定是指以间隙堆焊的方式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对接处的坡口间隙堆满,从而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焊接固定。
所述坡口结构为锥台型结构、锥形结构、V型结构、梯台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在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钢坯焊接之前,应将两者对接端表面上的氧化皮完全去除。
在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钢坯焊接固定的过程中,应持续清除焊接处生成的氧化皮及保护渣。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实验室小钢锭轧制棒线材工艺所存在的专用试验设备复杂、工作场地占用率高,耗资巨大等等缺陷一直困扰着业界的研究人员,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发现将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采用适当的方法焊接在一起,可实现小钢锭与连铸方坯在完全一致的控轧控冷工艺条件下轧制,其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生产设备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还有效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大大缩短精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而为保证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方坯的连接强度,优化的方式是,将实验室小钢锭和连铸方坯的相应对接端之一或二者加工形成坡口结构,而后采用间隙堆焊的方式填满两者对接处的坡口,需要指出的是,在焊接之前,应将坡口结构中坡面上的氧化皮打磨干净,而在焊接过程中,还应不断清除焊接氧化皮及保护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可完全实现实验室小钢锭在与大生产相同的控轧控冷工艺下轧制,棒线材可完全模拟棒线材车间现场生产条件,成品无需普通轧机轧制后必须进行模拟棒线材车间控轧控冷的热处理。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大学、研究所等实验室研究工作中的小钢锭轧制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一端和与之相应连铸钢坯一端端部坡口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验室小钢锭与连铸钢坯焊接后轧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该小钢锭轧制棒线材的工艺为:
将实验室小钢锭锻造或以其他方式加工为与连铸方坯具有相同横截面尺寸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刹车散热装置
- 下一篇:追尾时吸能的汽车座椅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