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带用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138.3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友渊正人;金森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带 用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同步带卡合来传递旋转运动的同步带用带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外周具有与同步带卡合的齿和立起设置在该同步带 的两侧部的外侧的凸缘的同步带用带轮。
如图6所示,公知的同步带用带轮500在与同步带啮合的齿501的 两侧方立起设置有凸缘550,能够利用凸缘550抑制同步带的朝向宽度 方向的抖动,能够稳定地传递旋转运动,另一方面,同步带用带轮500 与同步带啮合时被压缩的空气排出的路径仅仅是同步带的侧部和凸缘 550之间的微小的间隙,存在流体音和破裂音非常大的问题。
并且,公知有在同步带用带轮与同步带啮合之前使空气逸出,从而 减轻了压缩后的空气从间隙漏出时产生的流体音和破裂音、降低了噪音 的同步带用带轮。
如图7至图9所示,该公知的同步带用带轮600在与同步带610啮 合的齿601上形成有圆周方向的切入部602,通过在该同步带用带轮600 与同步带610啮合之前使空气从切入部602朝齿根部603方向逸出,减 轻了压缩后的空气从与同步带610啮合的齿601的间隙朝同步带用带轮 600的左右漏出而产生的流体音和破裂音,降低了噪音(参照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76939号公报(第4页,图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愿昭60-178303号(日本专利实开昭62 -87251号公报)的缩微胶片(第3-5页,图1至图3)。
为了减轻上述公知的同步带用带轮500的流体音和破裂音非常大的 问题,考虑如公知的同步带用带轮600那样在齿601上形成圆周方向的 切入部602,但是,由于公知的同步带用带轮600需要通过切削加工等 在齿601上形成圆周方向的切入部602,存在生产工序增加从而生产成本 高涨、并且生产时间变长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并且,由于切入部602的深度的极限是齿601的高度,因此在逸出的 空气的量上存在界限,并且会产生在该切入部602中流动的流体音和破裂 音,因此会降低降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 如下的同步带用带轮:通过简化生产工序消减了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 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抑制了同步带的朝向宽度方向的抖动从而 能够稳定地传递旋转运动,并且减轻了流体音和破裂音的产生和啮合 音,降低了噪音。
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上述课题:同步带用带轮由 盘体构成,该盘体的内周嵌装在旋转轴上且在该盘体的外周上具有与同 步带卡合的齿和立起设置在该同步带的两侧部的外侧的凸缘,所述凸缘 具有沿所述旋转轴方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
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 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个贯通孔设置在与所 述盘体的齿的齿顶对应的位置。
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二方 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个贯通孔设置在所述 盘体两侧部的各个凸缘上且是与不同的齿的齿顶对应的位置。
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 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个贯通孔以不同的大 小、或者不同的形状设置。
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 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 述盘体构成为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该多个盘体以在所述 旋转轴方向上隔开间隙的方式进行嵌装。
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五方 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个盘体隔着间隙保持 体嵌合在所述旋转轴上,该间隙保持体规定了所述间隙。
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六方 面所记载的同步带用带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间隙保持体的内周嵌合 在所述旋转轴上,且外周形成为非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索,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