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吸式高效生物质汽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8968.4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张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 |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C10J3/84;C10J3/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吸式 高效 生物 汽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炉窑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吸式高效生物质汽化炉。适应于直接用于炊事、取暖、洗浴等加热应用。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大多偏远地区做饭取暖所用的炉灶,还是以烧煤为主,一是因煤炭资源有限,二是偏远地区运输困难,成本高,三是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破坏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弥补以上不足,提供的一种不烧煤,不燃油,可就地取材,成本不高,无污染的下吸式高效生物质汽化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下吸式高效生物质汽化炉,设置由内炉体(22)、外炉体(21)与保温层(20)组成反应炉膛(4),反应炉膛(4)上设置有.炉盖(1),上左测依次序设置有热水阀(23),安全阀(24),蒸汽阀(25),耐温胶管(26),蒸汽导入管(27),反应炉膛(4)下连接一个环形风道(9),右上侧设置环形水槽(2),右侧设置一个管式空气分配器(3),管式空气分配器(3)上设置有上进风阀(5)和下进风阀(7),上进风阀(5)与下进风阀(7)之间设置进风管(6),进水阀(8)设置在管式空气分配器(3)上,热电偶测温装置(18),排污阀(19)设置在反应炉膛(4)左侧,反应炉膛(4)与环形风道(9)之间设置有透气孔(17),环形风道(9)内透气孔(17)下设置有环形空气分配器(16),透气孔(15)设置在环形风道(9)上,环形风道(9)底部设置有斜口水槽(14),斜口水槽(14)上顶部设置集气筒(13),透气孔(17)下设置可旋转炉栅(11),可旋转炉栅(11)下设置园柱形下料筒(12)。其结构设置是整炉体由可调供氧反应系统、集气排灰净化系统和余热利用供水供汽系统组成。可调供氧反应系统由炉盖(1)、环形水槽(2)、反应炉膛(4)、进风管(6)、环形风道(9)、热电偶测温装置(18)、管式空气分配器(3)和环形空气分配器(16)组成;集气排灰净化系统由可旋转炉栅(11)、下料筒(12)、集气筒(13)、斜口水槽(14)和导气管(10)组成;余热利用供水供汽系统由内炉体(22)、外炉体(21)、保温层(20)、安全阀(24)、进水阀(8)、热水阀(23)、蒸汽阀(25)、耐温胶管(26)、蒸汽导入管(27)和排污阀(19)组成,反应炉膛(4)从上到下呈竖向直通结构,其中上部炉膛为园柱形内空结构,下部炉膛同轴设置在中上部炉膛的正下方,为一个内径大于或等于中上部园柱形炉膛内径,并在其四周炉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7)的鼓形或其它形状的内空体,同时在下部炉膛的炉壁四周设置了一个环形风道(9),该环形风道(9)包在设有透气孔(17)的下部炉膛的炉壁外,通过下部炉膛炉壁上的透气孔(17),使得下部炉膛与环形风道(9)相通,该环形风道(9)与设有透气孔(17)的下部炉膛的炉壁,共同构成一个具有从下部炉膛炉壁四周向炉内实施周向对称进风功能的环形空气分配器(16);同时,在反应炉膛(4)的中上部炉膛内的中心轴线上,设置了一个管形空气分配器(3),其上端口与位于反应炉膛(4)顶部的进风管(6)相连并相通,下端口封闭且靠近反应炉膛(4)的中上部炉膛的底端面,并在其下端管壁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7);在通向管形空气分配器(3)和环形空气分配器(16)的进风管(6)上,分别设置了一个上进风阀(5)和下进风阀(7),来自鼓风机的富氧空气经上进风阀(5)和下进风阀(7)以及与进风管(6)相连的管形空气分配器(3)和环形空气分配器(16),可对位于反应炉膛(4)的中、下部氧化区和还原区同时或分别供氧;另外,在反应炉膛(4)的最底端设置了一个倒截头园锥形的出料口,并在此出料口处设置了一个可旋转炉栅(11),可旋转炉栅(11)与位于炉外的曲柄相连,通过摇动曲柄,可使可旋转炉栅(11)在反应炉膛(4)最底端的出料口处作360度旋转;在可旋转炉栅(11)的正下方设置了一个放置在地面上的斜口水槽(14);在反应炉膛(4)最底端的出料口上轴向设置了一个与该出料口对接在一起的园柱形下料筒(12),其下端口悬置在斜口水槽(14)的开口平面的上方;在下料筒(12)的外侧四周,设置了一个园柱形集气筒(13),其上端口焊接在反应炉膛(4)最底端的倒截头园锥形外壳上,下端口插在斜口水槽(14)内的水层中部,集气筒(13)与斜口水槽(14)内的水面共同对下料筒(12)形成密封包围,并在集气筒(13)的筒体一侧的上端面上设置了一根导气管(10),来自反应炉膛(4)的气体穿过可旋转炉栅(11)、下料筒(12)和下料筒(12)与集气筒(13)之间的环形间隙后,可经导气管(10)导出炉外。可人工调控炉内反应。工作原理,秸秆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而生成的生物质,其元素组成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磷等。秸秆气化的原理是:生物质秸秆作为燃料,在缺氧的状态下,不完全燃烧,使其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未经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矿石中回收金属有价物的方法
- 下一篇:高合金管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