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8457.2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气 门驻涡 尾翼 化油器 | ||
1.一种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化油器本体组件(1)中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面安装驻涡尾翼(4),驻涡尾翼(4)的底面与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底面平齐,单尾尾翼两侧边缘起始宽与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直径或气流通道宽相等,根部与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壁面贴合,尾翼两侧边缘从根部起始为直线、椭圆线或弧线在尾尖处相交,尾翼横断面为弧或加直线的边缘线,双尾(燕尾)尾翼增加两条边缘从柱体后中间起始扩张由直线、椭圆线或弧线在尾后处相交,驻涡尾翼(4)的边缘和底面与化油器本体组件(1)的出口气流通道形成一个扩张通道,或者一体化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下底面后半圆斜切柱体形成驻涡尾翼(4)的两侧边缘,驻涡尾翼(4)的底面借用了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半圆下底面,尾翼两侧边缘从最大封气点起始为直线、椭圆线或弧线在最后点处相交,尾翼两侧边缘和后半圆外斜切面平面或曲面与化油器本体组件(1)的出口气流通道形成一个扩张通道,或者一体化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下底面有双尾(燕尾)驻涡尾翼(4)的两条边缘,从底面中心点后起始扩张由直线、椭圆线或弧线在圆后处相交,后半圆柱体内截锥曲面半边拉瓦尔管,双尾(燕尾)驻涡尾翼(4)的两条边缘形成后半圆内截锥曲面半边拉瓦尔管扩张气流通道的边缘,或者柱塞节气门(2)柱体杆或膜片节气门(6)柱体腔横截面为椭(凸)圆形,驻涡尾翼(4)的底面借用了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半椭(凸)圆下底面,底面后半椭(凸)圆形成驻涡尾翼(4)的两侧边缘,椭(凸)圆柱体面与化油器本体组件(1)的出口气流通道形成一个扩张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柱塞节气门(2)柱体杆或膜片节气门(6)柱体腔横截面为椭(凸)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其特征在于:一体化驻涡尾翼(4)的两侧边缘和后半圆外斜切面平面或曲面与化油器本体组件(1)的出口气流通道形成一个扩张通道,或者双尾(燕尾)驻涡尾翼(4)的两条边缘形成内锥曲面截面半边拉瓦尔管扩张气流通道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其特征在于:驻涡尾翼(4)可为单尾或双尾(燕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驻涡尾翼化油器,其特征在于:驻涡尾翼(4)通过连结杆(5)插入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壁面,油针(3)穿过连结杆(5)上的通孔将驻涡尾翼(4)连结在柱塞节气门(2)或膜片节气门(6)的后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4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包钢线生产排线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体位摆放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