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及磷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983.7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军;刘庆杰;李培梅;杨国荣;刘生平;何玉忠;李润苗;张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07 | 分类号: | C23C22/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循环 热热 磷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加热器(1)、磷化池(2)、加热控制器、喷头(4)、循环管路(5)、橡胶挡圈(6)和胶塞(7),所述流体加热器(1)和磷化池(2)之间经循环管路(5)连接,喷头(4)固定在磷化池(2)上方,循环管路(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喷头(4),钻杆(9)经管架(8)支承并设置在磷化池(2)上方,胶塞(7)安装在钻杆(9)水眼内,橡胶挡圈(6)套接在钻杆(9)接头上,橡胶挡圈(6)内壁与所述喷头(4)外壁紧密接触,螺纹伸入至喷头(4)与橡胶挡圈(6)形成的空腔内,加热控制器与流体加热器(1)连接,所述磷化池(2)为两个,管架(8)位于两磷化池(2)之间,钻杆(9)经管架(8)支承并水平放置在两磷化池(2)之上,所述喷头(4)的个数为六个,两磷化池(2)上方均各设有三个,喷头(4)在磷化池(2)上方均匀排列,所述磷化池(2)为双层不锈钢结构,双层不锈钢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层,磷化池(2)底部设有回水管线接口和废液排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把橡胶挡圈(6)套装在钻杆(9)待磷化接头一端,移动磷化池(2),使磷化池(2)上方的喷头(4)外壁与橡胶挡圈(6)内壁紧密接触;
b、开启循环管路(5)阀门,启动循环管路(5)中的循环泵,待压力升至0.8Mpa循环畅通时,启动流体加热器(1),当流体加热器(1)将磷化池(2)中的磷化液加热至95℃时,打开喷头(4)阀门,关小循环管路(5)中的空载回液管阀门,进行磷化作业,磷化时间10-20分钟;
c、磷化完成后,开大循环管路(5)中的空载回液管阀门,关闭喷头(4)阀门,关闭流体加热器(1),待磷化液液温降至80℃以下时关闭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前还有螺纹清洁和清洗步骤,先对钻杆(9)螺纹进行清洁处理,并对螺纹部位清洗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前先用胶塞(7)堵住钻杆(9)水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纹清洁和清洗步骤与安装挡圈步骤之间,还要用胶塞(7)堵住钻杆(9)水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循环加热热磷化装置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步骤后还有如下步骤:先对磷化后的钻杆(9)螺纹进行水洗处理,再取下橡胶挡圈(6)和胶塞(7),然后对钻杆(9)螺纹进行干燥、检验和涂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9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钻机绞车电磁刹车线圈的绕制工艺及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