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构建及仿真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7922.0 | 申请日: | 200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通信网 仿真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通信网技术,特别涉及大规模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架构及 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业务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功能更强、复杂度更高的 新型设备已成为当前通信网的主要构成部件,使当前网络的复杂度及规模较以前网络都有大 幅提高。为了节约成本、对网络进行合理规划,人们常常采用网络仿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 建立网络仿真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通信网的重要功能参数、运行机制等进行预测和研究。 这一方面为发现网络运行的薄弱环节、优化网络配置提供了一种便捷方法,另一方面,无需 通过真实网络就可对网络协议、网络模型等进行研究、对比,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
在建立网络仿真模型时,一般采用基于时间或基于事件的串行处理方式,前者是由时间 触发,而后者是由事件触发。基于事件触发的处理方式的仿真模型,由于仅需在事件发生时 才运行程序,无需在每个时间点都运行程序,所以仿真速度较快,著名的OPNET仿真平台就 是采用基于事件的处理方式。采用串行处理方式建立的仿真模型,各事件是按照其发生的先 后顺序依次处理,这比较适合模拟较小规模的网络,而对于包含数千个路由器的大规模网络, 由于事件数量巨大,必然导致仿真速度缓慢。为了加快大规模网络的仿真速度,并行仿真是
一种较好的方式,可采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的方法加快整个仿真进程。 现有的通信网仿真模型已有一些采用了并行仿真的思想。其中方卫中等人提出的中国发明专 利申请“一种网络仿真服务的架构”(申请号:200510060213.4),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仿真系 统构架,在计算层包括N台计算服务器,每台计算服务器按照调度服务器的安排完成计算任 务。这种结构在计算层利用多台计算机同时工作,将大量的计算任务分摊到不同的计算机, 可缩短仿真的运行时间。但该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整个网络的计算分配、调度任务 由一个服务器完成,它可基本满足较小规模网络的调度需求,而对于大规模、超大规模网络 ,单个调度服务器就可能成为瓶颈;其次,没有依照网络的实际构架建立仿真模型,这可能 产生大量用于仿真模型自身的协调、控制信息,从而增加仿真模型的业务负载,延长仿真时 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大规模通信网的仿真效率,缩短仿真运行时间,本发明基于分布式并行仿真的 思想,提出一种大规模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构建及仿真方法。
本发明详细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规模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构建及仿真方法,如图2、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区域划分。
首先根据真实网络结构中各网络单元(路由器)的地理位置、连接关系以及各网络单元 之间业务量的大小,将整个真实网络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然后根据各个“区域” 中各网络单元,的地理位置、连接关系以及各网络单元(路由器)之间业务量的大小,将各 个“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区域”。
步骤2.构建仿真模型。
采用一台服务器(计算机)作为一个模拟前端对一个“子区域”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 多个模拟前端与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采用一台服务器(计算机)作为一个分调度单元 对一个“区域”内部的所有模拟前端(或“子区域”)进行协调和调度,同时为本“区域”内 各模拟前端(或“子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通道,如果本“区域”内的模拟前端(或“子 区域”)有信息需传送到其它“区域”,需通过分调度单元传送到总调度单元;多个分调度单 元与多个“区域”一一对应。采用一台服务器(计算机)作为总调度单元对各分调度单元(或 “区域”)进行协调和调度,同时为各区分调度单元(或“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通道。
步骤3.对步骤2构建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3-1.将一件具体的仿真事件输入模拟前端。
步骤3-2.由模拟前端判断该事件是否为本“子区域”内事件,如果是,则转为执行步 骤3-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3.模拟前端将该事件交分调度单元。
步骤3-5.由分调度单元判断该事件是否为本“区域”内时间,如果是,则转为执行步 骤3-9;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3-4。
步骤3-6.分调度单元将该事件交总调度单元。
步骤3-7.由总调度单元、分调度单元和模拟前端对该事件进行协同仿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