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建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807.3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王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料式 塑料大棚 羊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冬暖夏凉、成本较低的塑料大棚羊舍,尤其是羊圈地面采用发酵垫料,棚顶加隔热层的建圈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耕地减少和草场退化,国家制定了鼓励“圈养”,限制“放牧”的政策。而“圈养”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舍饲羊舍。目前,已公知南方圈养羊多采用砖混结构羊舍建圈方法,砖混结构羊舍建造成本相对较高,而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四季可用的的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可以成为一种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建圈方法,其特点是塑料大棚结构,羊圈地面采用发酵垫料,棚顶加隔热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大棚羊舍,结构呈单列半拱型,拱型钢管构成大棚骨架,上覆扣塑料膜,大棚宽11米,顶脊高3.75米,前后墙高1.8米。棚内羊圈分两列,中间为过道,羊圈长宽为标准4×4平方米。羊圈地面下挖0.8米深坑,坑内填充自制发酵垫料,用发酵垫料代替传统的水泥坡地或漏缝地板,此垫料有吸收,发酵、分解羊粪尿的作用。塑料大棚覆盖塑料膜,在棚顶除塑料膜外表面还增加8厘米隔热层,其外在覆盖油毛毡,起到了隔热保暖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塑料大棚结构羊舍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发酵垫料做羊圈地面,羊粪尿就浸入发酵垫料内,在发酵菌的作用下分解消化,减少羊圈臭味和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地面干燥,因粪便在垫料内被分解,所以不用每天清扫羊圈,每3周翻动一次即可,减少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羊舍的环境卫生状况。在棚顶覆8厘米厚隔热层,可以有效解决隔热保暖问题,使塑料大棚适应羊生长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呈单列式半拱型。设计原则为保温隔热、通风防潮、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冷暖季节均可使用。垫料式塑料大棚羊舍顶高3.75米,两侧面高1.8米,棚跨度11米,棚长度随地形而定。半拱型钢管骨架2是大棚的支撑结构,其下端有0.5米埋入地下,用以固定大棚。钢管骨加2上覆塑料膜6,棚两侧的薄膜可以随需要卷起来,起调节作用,在夏天,可将侧面薄膜卷起,通风降温;冬天将薄膜拉下,档风保暖。为了隔热保暖,在棚顶薄膜外要在覆盖一层8厘米厚的保温材料1,如旧棉絮,泡沫塑料等,其上再覆一层油毛毡。羊圈3由钢管围栏四片围成4×4米面积,四片围栏用4根钢制的打入地下的固定柱将其固定。在围栏地面挖一个3.5×3.5×0.8米深坑5,深坑5壁有5°的坡度,坡壁用水泥抹面,坑底则不抹,在坑内添加用木屑、糠壳、岩棉、发酵菌等人工配制的垫料4,垫料4有吸收,发酵、分解羊粪尿的作用,这样饲养员不用每天清扫除粪,而只需3周翻动一次表面垫料即可,减少劳动强度,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板的字幕渲染效率的统计系统
- 下一篇:锁定夹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