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攻丝自动补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7771.9 | 申请日: | 200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胥浚;孙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23/00 | 分类号: | B23Q23/00;B23G1/16 |
| 代理公司: |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克勤 |
| 地址: | 618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攻丝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大螺纹孔时的攻丝自动补偿器,在无数控编程功能的机床上进行水平攻丝时,可以实现对机床主轴的自动补偿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加工螺纹孔的攻丝方式有三种:一是人工攻丝,受工人力量限制,一般只能加工M36以下的螺纹孔。人工攻丝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经常出现丝锥断裂,螺纹乱牙,坏扣等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数控机床加工。这种方式精确高效,但是编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针对不同螺距、螺孔大小,设计不同的程序,编程过程十分复杂;而且,购买数控机床的投入较大,不适合一般的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三是采用一般的无数控编程功能的机床。在加工M36、M42以及更大的螺纹孔时,一般选用大型无数控编程功能的卧式镗床以及大型落地式钻床。但是,在进行水平攻丝时,由于此类机床是使用手工控制,造成机床主轴滑动,不能与螺距相匹配,无法实现水平攻丝的功能,故无法加工大直径螺纹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攻丝自动补偿器,在使用无数控编程功能的机床上加工大尺寸螺纹孔时,可以实现对机床主轴的自动补偿功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攻丝自动补偿器,包括补偿器主体和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补偿器主体由外壳和滑套组成,所述外壳呈盲管状,连接部位于外壳的盲端,外壳上开有导向槽,所述滑套位于外壳内,与外壳滑动配合,滑套外壁上设有导向钉,对应外壳上的导向槽,滑套内壁轮廓形状与丝锥卡头的柄相适配。
所述连接部与外壳是整体结构。
所述外壳上的导向槽是螺旋槽。
所述外壳上导向槽的轴向长度≥工件螺纹段的长度。
所述补偿器的连接部适配机床主轴,为莫氏锥柄、ABS接口、7:24接口之一种。
所述丝锥卡头采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丝锥卡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攻丝自动补偿器,利用丝锥转动时随螺纹自动跟进的特性,滑套随丝锥同步运动,在外壳内滑动,是一个自适应过程,不存在主轴进给量与攻丝螺距匹配的问题,机床主轴只需提供旋转扭矩,不必进给。本发明利用丝锥卡头的过载保护功能,在丝锥攻到孔底时,丝锥卡头自动打滑,实现对丝锥的过载保护,不会断裂,并确保螺孔不会乱牙、坏扣。
本攻丝自动补偿器解决了在大型卧式无数控攻丝功能镗床、大型落地式钻床、老式镗床等无数控编程功能的机床上水平攻丝时,机床主轴不能与螺距相匹配的加工难题。使用无数控编程功能的机床就可以加工大尺寸螺纹孔,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装备投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特别适合中小机械加工企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攻丝自动补偿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连接部位为莫氏锥柄);
图2是图1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
1-连接部,2-补偿器外壳,3-导向钉,4-补偿器滑套,5-丝锥卡头,6-丝锥,7-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攻丝自动补偿器,包括补偿器主体和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连接部1,补偿器主体由补偿器外壳2和补偿器滑套4组成。补偿器外壳2的结构是盲管状,连接部1位于补偿器外壳2的盲端,一端与补偿器外壳2是整体连接。连接部1的另一端与机床主轴轴向连接,可以根据机床主轴的接口形式不同,将接口设计为莫氏锥柄、ABS接口、7:24接口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采用莫氏锥柄,如图1所示,使得补偿器主体与机床主轴产生可行联接。通过连接部1的连接,补偿器主体随机床主轴一起旋转,为本攻丝自动补偿器提供旋转扭矩。
如图1所示:补偿器补偿器外壳2是一个盲管,补偿器滑套4是一个套筒,位于补偿器外壳2内,与补偿器外壳2滑动配合,即补偿器外壳2的内表面与补偿器滑套4的外表面接触且滑动连接。补偿器滑套4的内壁轮廓形状与丝锥卡头5的柄相适配,丝锥卡头5采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丝锥卡头。补偿器滑套4的套筒顶端是一个夹套,与丝锥卡头5轴向连接,将丝锥卡头5与机床主轴1联为一体,补偿器滑套4将运动传递给丝锥卡头5,带动丝锥6的运动。本实施例中的丝锥卡头5采用莫氏锥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装置
- 下一篇:形状评价方法、形状评价装置及三维检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