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7701.3 | 申请日: | 2009-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马健驹;杨瑞雄;李春勤;丁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金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25/30 | 分类号: | A01N25/30;A01N25/00;A01P7/00;A01P3/00;A01P1/00;A01P13/0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胡松涛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二 烷基苯 磺酸钠 磷酸 渗透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助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工渗透剂和无机酸的技术方案和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
背景技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黄色油状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极易起泡,但粘度较低,且易消失,有较好的渗透力和去污力,其已被国际安全组织认定为安全化工原料,故可在水果和餐具清洗中应用。
又因生产成本低,性能好,因而广泛被用于家用洗涤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液肥中做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直链结构(LAS)易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性可大于90%,对环境污染程度小。十二烷基苯磺酸纳对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但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耐硬水较差,因此在杀虫剂、杀菌剂和液肥使用过程中效果性能随水的硬度而降低;二是脱脂力较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坏某些作物叶表面。
磷酸是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比重1.70,溶于水并放热,经高温加热便失水成焦磷酸和偏磷酸,长时间受冷即生成结晶,有腐蚀性,易吸湿,密封保存。磷酸为中强酸,酸性强于碳酸,磷酸与碳酸盐反应时在不同的pH下,可生成不同的酸式盐。
试验证明,大量的杀虫剂、杀菌剂、液肥和除草剂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达到的效果为最佳,但是由于环境的日益恶化,农业用水PH值一般为(8.0-12.0)之间,农民为了达到使用效果,必须加大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液肥和除草剂的量,这样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人们的危害。磷酸不仅可以调节农业用水的PH值,还可以与碳酸盐反应,改善农业用水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两种化工试剂单独使用之不足,合理利用上述两种物质的优点,通过复配方式得到一种配合杀虫剂、杀菌剂、液肥和除草剂使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充分发挥其渗透能力,从而使杀虫剂、杀菌剂、液肥和除草剂在使用中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也能减少药害、减少使用量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其组分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90%
磷酸: 0.2%-80%。
防冻剂: 0.1%-80%
去离子水: 0.1%-80%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甲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调制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容器内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同时缓慢的依次加入所述的磷酸,待温度降到常温后加入防冻剂,最后补足去离子水,直至搅拌充分均匀;
B.取样检验;
C.合格品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渗透剂,不仅可以调节农业用水的PH值,改善农业用水的品质,使药剂等发布和扩散更均匀,利用率明显增加,而且克服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单独使用的缺点,充分的发挥其渗透能力,从而使杀虫剂、杀菌剂、液肥和除草剂在使用中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复配化工助剂品种。本发明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渗透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稀释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化工助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磷酸: 2.0%;
防冻剂: 乙二醇8.0%;
余量为去离子水。
在调制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质量百分比为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容器内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同时缓慢的依次加入所述的质量百分比为2.0%的磷酸,待温度降到常温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8.0%的乙二醇,最后补足去离子水,直至搅拌充分均匀。
实施例2(普通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复配化工助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
磷酸: 15.0%;
防冻剂:乙二醇12.0%
余量为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金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金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