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连续烘焙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423.1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郑冬生;毛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忠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1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连续 烘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曲毫茶类的连续式成型、显毫、烘干、提香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烘焙机是用来加工曲毫茶类的烘焙机械,烘焙作业的目的有三点:一是成型,使经揉捻的茶叶卷曲成型,条索更细、更紧。二是显毫,根据制茶工艺使茶叶的茶毫显露,使茶叶外观更加美观。三烘干、提香,使茶叶的香气更高、更爽。
随着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茶叶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从而给制茶工艺,制茶机械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杀青揉捻和烘焙等各环节多能进行连续化作业,在现有技术中茶叶烘焙环节,特别是曲毫茶,由于工艺特殊,长期以来尽管各种烘焙机装置,例如6CHP系列茶叶烘焙机作为烘焙装置已相当成熟,但是其只能靠人工辅助,间歇性作业,不能连续烘焙,且由于是高温作业,操作人员工作环境非常差,同时加工出好茶还需操作人员经经验非常丰富。
现有烘焙机结构形式由一个热风发生器,机架,烘斗组成,工作时将热风发生器内的热风经风腔,通到烘斗上,烘斗有圆形、方形两种,再将待烘焙茶叶放到烘斗上,用手摊放均匀,在烘焙中要不断的翻动,及手工搓揉,直到烘干,在将烘斗拿起,倒出茶叶,完成茶叶烘焙过程。
为提高茶叶烘焙机的自动化程度,茶叶机械领域的技术人员也不 断地提出了许多对茶叶理条机的改进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专利号为ZL99215619.X的茶叶自动烘焙机,这种茶烘焙机都是采用包含一顶端透空的机箱体、一动力组、数支架及数网料筒,机箱体底部设有热源,顶部枢结有一顶盖,动力组的马达可传动一减速机,再驱动传动轴杆转动,该传动轴杆两端呈辐射状固结该数支架,网料筒两端可分别连接于对应之支架上,并可随传动轴杆转动,以烘干内部的茶叶。这种结构的茶叶烘焙机的茶叶在网料筒中只是翻动,没有外力给与搓揉,茶叶难以定型、显毫,且不能在不同阶段进行温度控制和调节,其实质是间歇性动态烘干机。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为满足茶叶自动连续化生产需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茶叶连续烘焙装置,该装置改变现有烘焙机的结构模式,围绕茶叶烘焙机理,着眼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连续烘焙机能实现自动送叶、连续翻动、搓揉、显毫、出叶等要求,有效解决了烘焙机在制茶工艺中的连续化问题,为全套制茶工艺实现流水线自动化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烘焙作业工序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连续烘焙机装置,包括热风发生器、机架,机架上安装有长条烘槽,烘槽内设置有带螺旋片的旋转轴,烘槽底部排列设有小孔,烘槽末端为出茶口,旋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烘槽下排列有二个及以上的热风发生器,旋转轴由动力装置传动。
具体实施时,上述旋转轴上的螺旋片内为镂空,螺旋片和旋转轴之间设有支撑条。螺旋片内为镂空形状,能很好的起到将茶叶翻抛、挤压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上述烘槽为U字形,烘槽上部为开口。由于烘槽长条敞开,这种结构,可保证水份散失快,效果好。
具体实施时,上述烘槽进料端设置有茶叶输送带。
具体实施时,上述烘槽下排列的热风发生器为三至五个为最佳的。
具体实施时,热风发生器设有控温器,控温器可调节和控制温度的高低。由于烘槽下排列有多个热风发生器,可在茶叶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温度热风,以保证名优茶的制作。
具体实施时,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蜗轮减速器和转动皮带,电机的传动轴通过转动皮带带动蜗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通过转动皮带带动旋转轴。
工作时,旋转轴旋转,茶叶在旋转轴上的螺旋片带动下,茶叶不断的挤揉、抛翻、挤压;同时热风发生器通过烘槽底部排列的小孔,使茶叶在热风的作用下,茶叶的水分慢慢的挥发,直至茶叶烘干,最后茶叶由出茶口滑出。本发明为制茶工艺实现流水线自动化作业很好的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烘焙作业工序段,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以往烘焙作业依靠人工完成的弊端,提供了曲毫茶类加工工艺能连续化、自动化的作业设备,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可设置不同的温度,该机结构合理,透气性好,操作简便,水份散失快,烘茶品质上乘,能很大程度提高茶叶品质。烘制出的茶叶,色泽翠绿,汤色明亮,香味清爽,叶底明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片的一导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条支撑在螺旋片和旋转轴间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忠,未经周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柿饼夹振生产法及其夹具
- 下一篇:含有醚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