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268.3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志勇;刘海英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电源 启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板卡式设备中,供电电源经由背板统一给各板卡供电,各板卡出于自 身工作稳定性要求,在板内电源输入口设置有储能单元。各板卡在插板上电 时,该储能单元接入供电电源,带来瞬间上电冲击电流,常会造成供电电源 电压的瞬间跌落,影响系统其他板卡的工作稳定性。在设备整体上电时,同 样会造成供电电源电压的瞬间跌落,影响其他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为保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常于板内电源输入口提供缓启动电路,以减 缓板卡上电对供电电源的冲击,目前常用的方案有如下两种:
第一、串入热敏电阻之类器件,使输入电流缓慢增长,但该方案抑制电 流增速效果非常小,应用性差。
第二、串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 Semiconductor,MOS)管,通 过缓充电电路控制MOS管GS间电压上升,缓步打开MOS管,但该方案 是以MOS管的大量热耗为代价的,面对大容量储能单元时,则不足以抑制 上电冲击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输入电流过大对供电电源造成的冲击和工作正常时需要大电流的矛盾 以及能耗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具体技 术方案如下:
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电源和主体单元之间,所 述主体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的一个输出端,所述缓启动电 路包括:
开关单元、限流单元、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限流单元并联,其并联支路的前端连接至所述供电 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其并联支路的后端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的一端和所述 主体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
所述储能单元,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的所述一个输出端;
所述控制单元,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其第二端连接 至所述主体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关断和导通,以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对 所述主体单元进行供电。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供电电源初始供电时,利用限流单元限 制允许流入的最大电流,避免了板卡上电的冲击电流影响;同时,利用开关 单元允许大电流通过,从而保障了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由于限流单元只在 供电电源初始上电时工作,限流带来的损耗可忽略不计,开关单元静态损耗 又很小,故整个缓启动电路的损耗非常小。此外,储能单元的容量不受限制, 使得板卡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任意容量的储能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在供电电源初始供电时,利用限流单元限制允 许流入的最大电流,避免了板卡上电的冲击电流影响;同时,利用开关单元 允许大电流通过,从而保障了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由于限流单元只在供电 电源初始上电时工作,限流带来的损耗可忽略不计,开关单元静态损耗又很 小,故整个缓启动电路的损耗非常小。此外,储能单元的容量不受限制,使 得板卡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任意容量的储能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如图1所示,设置在 供电电源和主体单元之间,该主体单元的输入端1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出端 2,该缓启动电路包括:开关单元、限流单元、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开关单元和限流单元并联,其并联支路的前端1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出 端1,其并联支路的后端2连接至储能单元的一端1和主体单元的输入端2;
储能单元,其另一端2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出端2;
控制单元,其第一端1连接至开关单元的控制端3,其第二端2连接至 主体单元的控制端3;
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的关断和导通,以实现控制供电电源对主体单元 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该缓启动电路还包括与该储能单元并联的泻流单元。其中, 该泻流单元可以是一电阻器件或二极管。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的关断和导通,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式电机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力传输用母线及其母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