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竖直电源母线的电中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023.0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J·M·森克;J·H·格拉德;G·M·龙孔;J·B·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菲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竖直 电源 母线 中心 |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中心,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电路板和电源母线的电中心。
背景技术
[0002]于1991年6月11日授予Gary C.Detter等的美国专利5,032,752公开了用于车辆电气系统的配电中心,所述车辆电气系统包括位于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的具有不同电流容量的堆叠电路阵列,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各具有端子通达孔,用于接收在预压制金属电路元件上形成的端子。电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上部壳体顶部上支承的电气或电子器件,或者连接到布线连接器,布线连接器连接到下部壳体的外表面。预压制金属电路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在下部壳体内的多个堆叠电绝缘板中的凹部中。
[0003]配电中心包括电源总线,所述电源总线包括耳部,所述耳部适合于连接到电池电缆。电源总线是导电材料压制板,具有多个高容量凸端子,所述凸端子提供功率给相应高容量保险丝的一侧,保险丝的另一侧经由布线连接器连接到车辆的各种电路。电源总线压制板夹在电绝缘板之间。也参见于2000年6月20日授予James WilliamBorzi等的美国专利6,077,102。
[0004]于2007年5月8日授予Kouichi Takagi的美国专利7,215,555公开了用于车辆的配电中心,其中,母线结构板具有如图1所示的安装区域。安装区域附连到如图5所示的控制电路板的底部。电子器件然后安装在如图6和7所示的控制电路板中的母线结构板通孔上。端子部分然后从结构板向上弯曲,如图8所示,且母线结构板然后在如图2A或2B或2C所示的多个位置处切断,以形成电路本体结构,所述电路本体结构然后安装在如图9所示的外壳中。
[0005]上述专利中图示的电中心的特征均在于抵靠电路板平躺的电源母线。电源母线在使用期间发热,所述热必须以某些方式通过传导、辐射和/或对流驱散。在一些情况下,由电源母线产生的热的驱散不需要任何特定考虑。然而,在其它情况下,由母线产生的热的驱散可能需要特定措施。例如,在授予Kouichi Takagi的美国专利7,215,555中公开的电中心包括大的铝散热器以散热,如该专利的图10所示。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电中心具有电源母线,所述电源母线构造、定向和定位成减小电中心的占地面积(foot print)和/或改进由电中心产生的热的马区散。
[0007]一方面,所述电源母线包括一个或更多大致平面的条,所述条在竖直或直立位置附连到电路板,从而减小电路板上的空间需要,因而减小电中心的占地面积。
[0008]另一方面,所述电源母线包括一个或更多大致平面的条,所述条在竖直或直立位置附连到电路板,以增加从电路板和电路板上的电气部件到电源母线的热传递且增加从电源母线到电中心壳体的热传递。
[0009]所述电源母线可以定尺寸为减小其加热电阻I2R,从而母线用作电路板和在电路板上支承的电气部件的散热器。
[0010]所述电源母线优选定位成使得它远离电路板向上延伸以利用生热。
[0011]所述电源母线优选从具有高的导热率和导电率的铜合金材料制成,其中,最小导电率是90%(IACS)。按照ASTM B747的铜合金UNS C15100或类似材料是优选母线材料。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中心的分解透视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的电中心中的电路板子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14]图3是图2所示的电路板子组件的俯视图;
[0015]图4是图3所示的电路板子组件的前视图;
[0016]图5是图3所示的电路板子组件的细节的透视图;
[0017]图6是安装在电中心的下部壳体中的电路板子组件的透视图;
[0018]图7是电中心的部分截面透视图;
[0019]图8是大致沿图7的线8-8截取的在箭头方向看的截面图;
[0020]图9是可选电路板子组件的透视图;
[0021]图10是图8的可选电路板子组件的侧视图;
[0022]图11是图8的可选电路板子组件的前视图;
[0023]图12是另一可选电路板子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菲技术公司,未经德尔菲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