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水位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6823.0 | 申请日: | 200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红;文武;左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水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水位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水位测量 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勘探钻孔中,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而且测量的准确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水文地质资料的精度。当下,对地下水位 进行测量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简易测量,当孔深不大时,利用测绳 吊钢尺或吊铁筒的办法,在孔口依靠人工听水声,当钢尺或铁筒触碰到水后 测量测绳长度确定水位深度。第二种是采用水位仪,其基本原理是采用探头 即传感器触碰水,触碰水后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地面接收器,然后进行人工 计数确定水位深度。
目前,市场上的水位测量仪基本采用手工测量计数。不管是采用传统的 简易测量方法,还是用仪器但需要人工计数的方法测量,都会受到人为因素 的影响,使得测量中的误差难以控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使测量水 位深度的精度进一步降低,难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位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提够一种自动计 数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直存在的在测量过程中人工计数容易产生误差 的问题,实现了测量误差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量水位深度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位测量装置,所述水位测量装置包括自动计数系统、传动轮和探 头。
所述探头的测线夹接在所述传动轮上,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测线同步动作; 所述传动轮上设有光纤感应器,所述光纤感应器每感应所述传动轮旋转设定 角度,输出一个感应信号到所述自动计数系统中;
所述探头触碰到水面后,传送警示信号到所述自动计数系统,所述自动 计数系统依据接收到感应信号的数量计算水位深度。
所述自动计数系统包括自动计数器和光纤放大器;
所述光纤放大器与所述自动计数器连接,所述光纤放大器收到1所述光 纤感应器输出的感应信号,并将所述的感应信号传送到所述自动计数器中, 所述自动计数器进行计数。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包括过线转轮、转轮轴和支撑板;
所述光纤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转轮轴中,所述过线转轮套装在所述转轮轴 上,所述转轮轴两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测线夹接在过线转轮上,所 述过线转轮随所述测线同步动作。
所述支撑板上进一步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两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 述轴承上套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对所述测线进行导向。
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进一步包括导向钩,所述导向钩安装在临近所述导向 轮的支撑板外侧,并与所述导向轮平行。
优选的,所述过线转轮上包括15个感应点,所述感应点均匀设置于所述 过线转轮上。
优选的,所述感应点设置于所述过线转轮的深槽中。
优选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卷扬机,所述探头的测线缠绕在所述卷扬 机上。
优选的,所述探头包括:锥体、铅块、探管、金属柱、绝缘体和浮标。
所述探头中锥体的圆柱面与铅块相接,所述锥体的圆柱面与铅块相接的 一端部分套装在探管中;金属柱套装在与所述锥体相对一端的探管中;所述 金属柱的一端与所述测线相连接;
所述金属柱之间用绝缘体相连接,所述绝缘体连接在所述金属柱与探管 壁之间;所述金属柱与所述铅块之间装有浮标。
优选的,所述浮标两端为圆锥结构。
优选的,所述浮标进一步包括金属帽,所述金属帽安装在浮标临近所述 金属柱的一端,所述浮标的另一端则缠有金属丝。
经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的水位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时,下放带测线的探 头,过线转轮与测线同步动作,过线转轮上的感应点用于感应测线的动作, 光纤感应器每感应到一个感应点,输出一个感应信号给自动计数系统,当探 头触碰到水时,探头内部的电路连通,并产生一个警示信号,将该警示信号 传送到自动计数系统,该自动计数系统依据接收到感应信号的数量计算水位 深度。由于采用了自动计数,从而使得误差得到控制,减小了测量误差,进 一步提高了水位测量的精度。
此外,本发明中所提供的自动计数系统不需要另接感应器,结构更加简 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位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位测量装置中自动计数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位测量装置中传动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