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6741.6 | 申请日: | 200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峰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0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油 动态平衡 收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包括集流装置、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装置包括用于收集浮油浮污的直立筒式的收集筒和用于平衡收集筒的浮力平衡构件,所述的收集筒上部设置有液体流入通道,下部设置有液体流出通道,所述的收集筒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空间高度可调节的密封腔体,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为以收集筒中心线对称的开口向上的构件,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与密封腔体联接,所述的密封腔体至少有部分底面与浮力平衡构件的部分表面贴合,所述的密封腔体与收集筒下部液体流出通道及将液体排出密封腔体的排水装置相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腔体由联结于收集筒和浮力平衡构件之间的密封件密封而成,所述的密封件允许收集筒相对于浮力平衡构件产生上下位移,所述的密封件与浮力平衡构件相连处的环形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收集筒内筒的平均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腔体通过收集筒的液体流出通道与收集筒内腔连通构成收集腔,所述的收集腔与排水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是环形挠性密封帘或环形折叠伸缩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是向上开口的容器形构件,所述的密封件是由收集筒外壁与向上开口的容器形状的浮力平衡构件内壁之间的环形节流间隙段构成的阻尼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由固定装置定位于浮力平衡构件有上缘没于水面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的浮力大于整个装置的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筒内设立出油通道,所述的出油通道入口高度低于收集筒流道入口最低高度,高于正常工作时的收集筒筒内水面,所述的出油通道的出口延伸至水系之外并与排油装置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通道,由出油管和倒吸帽组成,所述的出油管的出口向下穿过密封腔体延伸至水系之外并与排油装置相连接,出油管入口高于装置静止时的水面,所述的倒吸帽的帽口向下罩扣于出油管入口,倒吸帽帽口作为出油通道入口其高度低于收集筒流道入口最低高度,高于正常工作时的收集筒筒内水面,倒吸帽帽口与出油管入口相通。
10.一种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方法,它应用于将浮油浮污收集筒直立置于水面的溢流集流浮油浮污收集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油浮污收集筒上部设置有液体流入通道,下部设置有液体流出通道,所述的收集筒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空间高度可调节的密封腔体,所述的密封腔体与收集筒下部液体流出通道及抽吸系统相联通,所述的收集筒在其外设置有浮力平衡构件,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与密封腔体联接,所述的浮力平衡构件为以收集筒中心线对称的开口向上的构件,所述的密封腔体至少有部分底面与浮力平衡构件的部分表面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峰,未经黄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7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