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6722.3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传输 时间 间隔 集束 方法 通讯 装置 | ||
1.一种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 端中,上述客户端操作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 首次传输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上述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其特征是,上述 方法包含有:
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由负 责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
于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 传输资源时,根据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 否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非适应重传,而不论上述当前传输机会是 否为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另包含:
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无应答信号 时,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另包含:
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确认应答信 号时,不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模式的操作状态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包含多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而同一传输区块会在上述多个传输时间间隔 被重复编码及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的重传于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 返时间被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往返时间是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的两倍。
8.一种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 端中,上述客户端操作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 首次传输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上述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其特征是,上述 装置包含有:
第一模块,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的重传由负责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
第二模块,于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 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前次接收回复信 号,决定是否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非适应重传,而不论上述当前 传输机会是否为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征 是,其中上述装置中另包含有:
第三模块,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无 应答信号时,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 征是,其中上述装置中另包含有:
第四模块,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确 认应答信号时,不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 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操作状态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进 行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 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包含多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而同一传 输区块会在上述多个传输时间间隔被重复编码及传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 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于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 次传输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被触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装置,其特 征是,其中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是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混 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7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辐射强度提示功能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窄轨架线式电机车集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