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束激光二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6649.X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S5/32 | 分类号: | H01S5/32;H01S5/028;H01S5/024;H01S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久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一个发光装置辐射多束激光的多束激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多束激光二极管中,所希望的是有利于散热的结下(junction-down) 组装。然而,在光束间隔很小的情况下,电极的宽度和焊料层的宽度变得很 小,并且由于下述原因难于实现结下组装。就是说,在结下组装中,在元件 侧提供条状的接触电极,并且在基台(支撑)侧提供与元件侧类似的条状的 焊料层。通过将接触电极与焊料层接合,获得电接触。在该方法中,根据焊 料接合的安装精度,例如,存在下面的问题:1、泄漏;2、散热特性下降; 以及3、给条施加不均匀的焊料接合应力。
“1、泄漏”产生于在接合中焊料延伸到相邻的接触电极的情况。随着 节距的变小或者光束数量的变大,这样的泄漏变为很大的缺点。“2、散热特 性下降”由光束间焊料接合的差别引起。由于电极的宽度和焊料层的宽度变 得较小,安装精度的公差范围变得很小。因此,即使安装位置略微移位,与 焊料的接合状态根据每个像素而不同。“3、给条施加不均匀的焊料接合应 力”也由安装位置移位引起。如果焊料接合而相对于条留下位移,则给条施 加不均的接合应力,这影响偏振特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前述缺点,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69601 中,揭示了下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结下组装的情况下,通过在多束激 光二极管设备的发光元件之间提供高电阻隔离区域,防止了因层间绝缘膜在 接合中的损坏引起的发光元件之间的短路。此外,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 申请公开No.2006-24665中,揭示了下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结下组装 的状态下,在覆盖条的第一电极上形成绝缘膜,在绝缘膜中提供的开口中形 成第二电极,并且由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而第二电极通过焊料接 合到基台。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69601应用于结下组装的 情况下,焊料层和条上的电极没有接合,并且存在散热特性下降的问题,留 下了改进的空间。此外,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4665中,存 在给条施加焊料接合应力的缺点,这影响偏振特性,并且必须保证高精确的 安装位置精度。
考虑到这样的缺点,在本发明中,所希望的是提供这样的多束激光二极 管,其在结下组装的情况下能够改善散热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束激光二极管包括下面的成分A至F:
A:激光二极管元件,具有多个突出条;
B:接触电极,分别提供给多个突出条;
C:多个焊盘电极,提供在该激光二极管元件的形成该多个突出条的面 上并避开该多个突出条;
D:配线电极,将该接触电极连接到该多个焊盘电极的一个或多个;
E:第一绝缘膜,在该接触电极上;以及
F:导热层,由提供在该第一绝缘膜上的金属构成。
在该多束激光二极管中,接触电极通过配线电极连接到焊盘电极,并且 覆盖有第一绝缘膜。因此,接触电极通过焊盘电极和配线电极驱动,而不直 接将接触电极与焊料层接合。此外,在第一绝缘膜上提供由金属构成的导热 层。因此,激光二极管元件中产生的热通过导热层释放到焊料层和支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束激光二极管,接触电极通过配线电极连接到焊 盘电极,并且覆盖有第一绝缘膜。因此,能够实现电连接而不直接将接触电 极与焊料层接合。此外,在第一绝缘膜上提供由金属构成的导热层。因此, 通过将导热层接合到焊料层,在结下组装的情况下,能够改善散热特性。
本发明其它的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描述而变得更 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束激光二极管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解图1所示的多束激光二极管从形成突出条的面一侧观察的结 构平面图;
图3A是沿着图2的IIIA-IIIA线剖取的截面图,而图3B是沿着图2的 IIIB-IIIB线剖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解图1所示支撑从形成焊料层的面一侧观察的结构平面图;
图5是图解图1所示激光二极管元件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6是图解制造图2至图4所示多束激光二极管的方法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图解按照步骤顺序制造图6所示多束激光二极管方法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