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596.X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董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辽和田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 料。
背景技术
当今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它 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专家预测,若按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对能源的需 求,这三种能源将分别将在40年、60年和200年内耗尽。因此,利用生 物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发展的主流。近几年, 生物能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生物能源的一些缺点也逐 渐显现。第一代生物能源主要使用植物果实,比如利用橄榄、大豆、葵花、 油菜、麻枫等植物的油脂来代替柴油,或者利用玉米、甘蔗、红薯等植物 提炼乙醇。虽然这种方式提炼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且安全环保,但是 由于依靠粮油产品提炼生物能源将导致粮食和食用油危机,人类的基本生 存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人类通过研究探索,开始利用林木加工废弃 物、秸秆、动物粪便等作为提炼生物能源的材料,如用林木加工废弃物、 秸秆粉碎加工后制作成生物质颗粒。目前,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国外应用已 经相当普遍。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技术及其产品也正在推广应用中。 经文献检索,辽宁张仁龙申报的专利(专利号:200610046801.7)公开了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该燃料是将农作物秸杆和艾蒿用粉碎机粉碎成所需 要的细粉,然后加水,按要求重量比例混合均匀,经造粒机挤压一次成型, 燃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秸秆粉,40目以上:92-94份;艾蒿,40目以上: 1-2份;水:5-6份。再如湖南蔡文树申报的专利(专利号:200710034411.2) 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其成分是由含水量在14%以下的粒度小于 8mm的农作物秸秆、农作物壳、植物根茎、杂草、竹木枝叶、锯木屑、畜 禽粪便等生物质燃料和红薯或马铃薯混合,然后压制成粒状或条状成型燃 料,植物生物质燃料和红薯或马铃薯的重量配比为:生物质燃料∶红薯或 马铃薯=100∶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情况,结合北方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产 量多的特点,用玉米秸秆和废弃的煤粉经加工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 既节约了不可再生能源,又保护了环境。该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时发热 量值达到4000-5000大卡,完全可以替代煤炭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的使 用。同时,燃烧后产生的灰渣等副产品可以做肥料及建筑材料,因此该生 物质燃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玉米秸秆粉碎成4毫米后与发热量不低于5000 大卡的煤粉进行混配,然后通过原料自然干燥、原料混配、制粒、自然冷 却、筛选、打包等工艺,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成分重量配比是:
秸秆∶煤粉=70∶30;60∶40;50∶50
本发明采取的加工工艺方法是:首先将玉米秸秆进行自然干燥,使水 分小于15%,之后通过成套加工设备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和煤粉按配比输 送到制粒机里进行高压制粒,完成后经过自然冷却、筛分和包装即可得到 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节能环保,发热量高,不仅可充分代 替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同 时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堆放秸秆占地面积大,影响景观 环境,引发火灾等不安全因素。
实施的方式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吨)
秸秆 50% 煤粉 50%
首先将玉米秸秆进行自然干燥,使水分小于15%,之后通过成套加工 设备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和煤粉按配比输送到制粒机里进行制粒。制粒机 的压力控制在50-100mpa,温度控制在100-120℃,使秸秆和煤粉混合物 在高压、高温下挤压变形,最终将混合物压制成条形颗粒状。最后经过自 然冷却、筛分和包装即可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辽和田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通辽和田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钢直螺纹把手
- 下一篇:基于FPGA的动态目标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