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绿苏叶中提取天然香料紫苏醛的清洁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4797.8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常秀莲;徐天扬;王继闯;于贞;冯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苏叶中 提取 天然 香料 紫苏 清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绿苏叶中提取天然香料紫苏醛的清洁生产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涉及到紫苏醛香料的生产,尤其是一种天然安全的从绿苏叶中提取紫苏醛的清洁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醛(Perillaldehyde,化学名4-异丙烯基环己-1-烯-1-醛),是一种高档香料,广泛应用于烟草、日化、食品等行业,特别在烟草行业,可明显改善卷烟的品质,减少刺激,使余味醇和舒适。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紫苏醛及挥发油混合物具有抗菌性、抗癌性、抗异尖线虫、抗氧化活性、舒张血管等功效。紫苏醛可与羟胺反应制备紫苏葶。此外,紫苏醛具有抗菌防腐保鲜作用,是新开发的植物天然保鲜剂。随着化妆品工业和新兴保健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工业紫苏醛的生产方法是采用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以α-蒎烯或β-蒎烯或桃金娘烯醇为原料制备紫苏醛。如以β-蒎烯为原料:采用乙腈为介质,以氯化亚铜-苯甲酸铜为催化剂,β-蒎烯与过氧化苯甲酰反应,得到的紫苏醋酸酯进一步水解、蒸馏得紫苏醇;紫苏醇在二氯乙烷中,用K2S2O8-NaOH-H2O,催化氧化,经酸化、静置分层、水洗、干燥、回收溶剂后得紫苏醛。
化学合成法生产紫苏醛流程复杂,反应过程中引入并可能残留多种有毒试剂,限制了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的安全应用,特别是限制了产品的出口,满足不了国外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紫苏醛的清洁生产方法,解决化学合成紫苏醛香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不引入任何有毒试剂,保证产品的天然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过程为:绿苏叶——蒸馏——树脂吸附——乙醇洗脱——产品浓缩——密封包装。
具体路线是:绿苏叶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提取,馏出液用一种非极性或弱极性树脂进行吸附,然后用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采用常压精馏的方法回收乙醇,黄色浓缩液即为紫苏醛产品。
本发明的效果益处是:
(1)绿苏叶中成份复杂,采用蒸馏法一步就可极大的提高产品的纯度,树脂吸附法和乙醇浓缩法又能提高紫苏醛产物的浓度。
(2)紫苏醛是易挥发性物质,从绿苏叶中提取紫苏醛采用常压蒸馏法,对树脂吸附后的乙醇洗脱液的浓缩生产过程采用常压精馏法,都不采用减压法,可以避免紫苏醛被真空泵抽走而造成的大量产品损失。
(3)此法生产的紫苏醛产品没有添加任何有毒试剂,保证了产品的纯天然性,可以安全的提供给香烟、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
(4)从绿苏叶中提取紫苏醛,需要大规模种植绿苏叶,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出口产品,绿苏的种植严禁使用农药,形成绿色种植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生产步骤:
(1)绿苏叶的采集与存放:于每年5~9月份采集未经喷洒农药种植的绿苏叶,一周之内可以加工完毕的绿苏叶可于2~8℃的环境下进行冷藏存放。对于大量收集的绿苏叶,为便于长期加工,可加入叶片重量的10~25%的食盐盐渍起来,封口存放;或将叶片置于阴凉处自然晾干,然后密封保存。
(2)蒸馏:按叶片与水按1∶2~1∶10的重量比加入到蒸馏釜中,外层夹套内通入0.1~0.3MPa的水蒸汽进行加热,常压蒸馏,收集馏出液。
(3)树脂吸附与洗脱:将蒸馏的馏出液采用一种非极性或弱极性树脂进行吸附,吸附完毕,用50%~10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浓缩:将洗脱液于常压下进行精馏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即为紫苏醛产品,对产品进行密封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