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4338.X | 申请日: | 200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新;王跃华;代勇;胡胜玲;徐世军;孙雁霞;王晓蓉;何宗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永新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A01H1/08;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贝母 种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500m-4500m处,鳞茎为名贵的川产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止咳化痰药,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甙类。川贝母属于高原濒危药用植物,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植物资源,由于长期滥采滥挖,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川贝母野生植物资源锐减,正面临枯竭的境地。
当前川贝母主要靠种子进行有性繁殖,需要求在每年秋季的冻土期到来之前完成种子的播种,由于川贝母种子存在形态和生理后熟的特性,导致人工种植难度大、繁殖系数低、出苗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川贝母种子的成熟度,增加种子的萌发率,是当前川贝母栽种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086.4的“一种川贝母的春播种子的处理方法”虽解决了种子的后熟问题,使当年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也能在次年春季萌发,并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但该方法的处理时间较长,种子需在前一年埋下,到次年春季才取出播种,时间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种子的基因组织并没有改变,因此所生长的植株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存在着部分植株在生长中死亡的可能,从而影响鳞茎的最后产出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川贝母有效成分的含量,又能减少处理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川贝母种子进行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用浓度为10mg.L-1~9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0~4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于8~12℃沙藏处理30~90d;
(2)将沙藏后成熟的川贝母种子洗净,用浓度为0.01%~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h~72h;
(3)将上述浸泡后的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用于播种。
为了解种子的萌发情况,可随机取部分(1)步骤处理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0天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
为了解种子的多倍体诱导情况,可随机取部分(3)步骤浸泡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0天后统计种子的诱导率,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种子萌发生长小苗的情况,并取小苗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
本发明采用赤霉素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处理方法,使川贝母种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理和形态上的后熟;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培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川贝母多倍体新品种。该方法中赤霉素浸泡及低温沙藏层积处理的时间较现有专利技术的时间短;且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经诱导培育出的多倍体种子所栽培出的植株鳞茎不仅体积明显增大,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大大提高,完全弥补了萌发率稍低所造成的鳞茎获取量的减少。另外,多倍体植株由于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增强,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增强,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虫害等优势。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1)处理时间短,降低了时间成本;(2)提高了药用有效成分的获取量,从而能较好地满足药材生产的要求;(3)出苗率高,齐苗时间短,植株适应外界能力强,存活率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获得成熟的川贝母种子
将采集于四川康定折多山野生抚育基地的川贝母种子全部用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采用30mg.L-1赤霉素浸种32h,处理完毕后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将其置于8~12℃沙藏层积处理70d,即可得到种胚成熟的川贝母种子;
(2)获取川贝母种子的萌发情况
取出沙藏层积处理70d的川贝母种子,将其放在育苗床上催芽,温度控制在为20~25℃,种子萌发标准为种皮开裂露白或长根,培养40d统计种子的萌发率为67.0%;
(3)川贝母种子多倍体诱导
将经过30mg.L-1赤霉素预处理32h且沙藏层积70d的种胚成熟川贝母种子洗净,然后浸泡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8h。取浸泡后的部分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置于育苗床上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统计其多倍体诱导率为85.7%;
(4)染色体数目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永新,未经薛永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