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4014.6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泰豪;许笠晨;廖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光入射结构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当今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显示的电子装置中。然,由于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具有自发光特性,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背光模组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用以显示图像的背光源。背光模组通常包括一光源,例如冷阴极荧灯或发光二极管及用于对该光源发出的光散射而提供均匀的面出射光的导光板。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其具有环保节能、更长寿命的优点,因此在背光模组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尺寸较小,其发光过于集中,因此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入射进导光板后过于集中,虽经导光板散射,仍易产生亮暗区或者八字亮线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虽有在导光板入光面上形成各种光入射结构以增加出射光均匀性的设计,但效果均不是很理想。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光入射结构的导光板从而增加导光板出光均匀性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具有改进光入射结构可提高出光均匀的导光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设有至少一圆弧柱状结构,且沿着该圆弧柱状结构的一圆弧面设有多个V形沟槽。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圆弧柱状结构是外凸于入光面。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圆弧柱状结构是内凹于该入光面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V形沟槽的尺寸包括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该多个V形沟槽中位于该圆弧面中心的V形沟槽的尺寸大于其余该多个V形沟槽的尺寸。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圆弧面中心设有一导光结构,上述的导光结构具有平行上述的入光面且位于上述的圆弧面内侧的一平面以及连接于上述的平面之相对两边的两侧面,其中上述两侧面分别连接上述多个V形沟槽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每一V形沟槽的两侧面之间具有一夹角,且上述多个V形沟槽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具有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为矩形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的一底面以及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而该多个侧面其中之一为该入光面。
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的角落具有一切面,而该入光面即为该切面。
所述导光板中的多个V形沟槽可以刀具绕其中心轴旋转切割而成,加工工艺简单快速,加工出的沟槽形状重现性佳。且圆弧柱状结构中的沟槽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在入射导光板时可被有效的散射,从而消除导光板出射光的亮暗区及八字亮线等出光不均匀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应用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之导光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同一圆弧状结构内设有不同尺寸的V形沟槽的多个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1,1a,1b,1c,4:导光板 20:光源
12:出光面 13:侧面
14:入光面 15,15a:圆弧柱状结构
16:圆弧面 17:V形沟槽
18:刀具 38:导光结构
381:平面 382:侧面
40: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导光板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多联机组及其冷冻机油均衡控制方法
- 下一篇:家庭用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