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3702.0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凃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型计算机具有轻、薄、短、小等优势,使得笔记型计算机逐渐取代桌上型计算机,而成为市场上主流。笔记型计算机主要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及计算机主机。液晶显示装置通过支架枢接于计算机主机,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掀开或闭合。
然而,目前支架的组装方式均必须通过螺丝来作锁合。以螺丝锁合的方式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来锁合螺丝,而增加许多空间与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利用扣夹的设计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框架与支架可以稳固地组装且不需要任何的螺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框架、二支架、二扣夹及二转轴。框架包覆显示面板的周围。各个扣夹分别固定式耦接于各个支架。框架被此些扣夹及此些支架所夹持。各个转轴分别设置于各个支架的末端。
其中,各该扣夹为U型结构。
其中,各该扣夹包括一第一平板、一第二平板及一第三平板,各该第二平板连接于各该第一平板及各该第三平板,且各该第二平板垂直于各该第一平板及各该第三平板。
其中,各该支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该第一平板固定式耦接于各该第一表面,各该第三平板与各该第二表面间隔一间隙。
其中,各该扣夹具有一凸起部,该框架具有二定位孔,各该凸起部卡合于各该定位孔。
其中,各该凸起部为半球型结构。
其中,各该凸起部为一圆锥状结构。
其中,各该凸起部为一圆柱状结构。
其中,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二弹性元件,各该弹性元件设置于各该扣夹及各该支架之间。
其中,各该弹性元件为一泡棉。
本发明通过扣夹的设计,即可使支架与框架稳固的结合,而不需要任何的螺丝。并且,弹性元件的设置范围涵盖扣夹的设置范围。当框架被扣夹及支架所夹持时,弹性元件可提供紧密抵靠的弹力。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支架与扣夹沿截面线2-2’的剖面图;
图3绘示图1的凸起部与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扣夹与支架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凸起部与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凸起部与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凸起部与定位孔的示意图;以及
图8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凸起部与定位孔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笔记型计算机
110:计算机主机
111:键盘
120:液晶显示装置
121:显示面板
122:框架
123:支架
123a:支架的第一表面
123b:支架的第二表面
124、224、324、424、524、624:扣夹
1241、2241:第一平板
1242:第二平板
1243、2243、6243:第三平板
125:弹性元件
126:枢轴
B1、B3、B4、B5、B6:凸起部
B61:平坦侧壁
B62:陡峭侧壁
D1、D3:凸起部的直径
D2、D4:定位孔的直径
H1、H3、H4、H5、H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省略了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