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矿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3481.7 | 申请日: | 2004-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大山伸幸;佐藤秀明;町田智;植木保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 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 ||
本申请为2006年4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480029381.0的、 发明名称为“烧结矿的制造方法、烧结用原料的制造方法、造粒颗粒 及烧结矿”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烧结矿的制造方法、烧结用原料的制造方法、 造粒颗粒及烧结矿,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利用下方吸引的特劳氏烧 结机制造高炉用烧结矿时所使用的烧结原料的造粒技术等的有效技 术。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中,近些年来由于优质的低磷类铁矿石日益枯竭,因 此所使用的铁矿石向褐铁矿类矿石转换。并且,褐铁矿类矿石的结晶 水为6质量%以上,从开采能力的极限考虑,设想增加结晶水为3质量 %以上、含有25质量%以上的粒径为0.25mm以下的微粉部分的马拉曼 巴矿类矿石。
当把马拉曼巴矿类矿石用作铁矿石的一部分制造烧结矿时,图23 中作为第一参考技术所示的烧结原料的处理方法是常用的。首先,向 马拉曼巴矿类矿石101;粒径为10mm以下的铁矿石102;及由硅石、 蛇纹岩或镍渣等构成的含SiO2原料103;及石灰石等含有CaO的石灰 石类粉末原料104;及粉焦或无烟煤等作为热源的固体燃料类粉末原料 105中,添加适量的水分,并利用鼓式混合机106进行混合、造粒,将 水作为交联剂,形成称为“假颗粒”的造粒颗粒。由该造粒物构成的 混合原料以适当的厚度、例如以500-700mm的厚度装入到特劳氏烧 结机的台车上,点燃表层部的固体燃料,点燃后一边向下吸引空气一 边使固体燃料燃烧,通过该燃烧热量使混合的烧结原料烧结,成为烧 结块。对烧结块进行粉碎、整粒,获得一定粒径以上的烧结矿。而小 于该粒径的成为返矿,可作为烧结原料进行再利用。
其中,由于烧结矿通过利用经过层内的空气使原料中的焦炭燃烧 来制造,因此其生产性取决于台车上的通风量(通气性)。台车上的通气 性从大的方面被划分为:烧结前的低温通气性,其取决于假颗粒的粒 径;烧结中、烧结后的高温通气性,其取决于通过熔化物的流动而生 成的作为空气流路的烧结块的气孔径。
因此,目前为止,对于通气改善,进行了很多通过扩大假颗粒粒 径来改善台车上的通气性的尝试,但由于马拉曼巴矿石是多孔质的, 因此即使暂时通过鼓式混合机造粒,当经过一定时间后,作为交联剂 的水被吸收到矿石内,辛苦制造的造粒物在烧结机上崩溃,导致通气 性的恶化。为了防止这一点,如果提前将对马拉曼巴矿石进行造粒时 的水分增加到预定量以上,则在鼓式混合机内无法顺利地运转,造粒 粒径反而下降,仍然对通气性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利用高速搅拌混合机 处理马拉曼巴矿类的矿石,在短时间内使造粒水分吸收到矿石内以进 行造粒,由此,与通常的鼓式混合机中的造粒相比,可增加造粒水分, 改善了烧结机上的通气性。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与马拉曼巴矿石一起对表面 呈锯齿状、通气孔较多、易于附着微粉的返矿、及铁矿石块筛下粉进 行造粒,有利于改善造粒性。
另一方面,从确保高炉中的通气性的角度出发,制造的烧结矿的 低温强度很重要,但上述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技术是仅从增加鼓式 混合机的造粒粒径的角度出发改善低温通气性的对策,而并未考虑到 低温强度的改善。
与之相对,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通过使烧结工 艺中的作为助熔剂的石灰石和作为热源的粉焦选择性地附着、包覆到 铁矿石的造粒颗粒的表面,使铁矿石和含SiO2原料从石灰石及固体燃 料类原料中分离,抑制硅酸钙的生成,改善低温强度。在该技术中, 在对铁矿石等造粒后,通过对难溶于水的妨碍其他原料造粒的粉焦、 石灰石进行造粒,改善造粒性,并且通过使作为助熔剂的石灰石偏位 于造粒颗粒外侧,烧结后在块表面上生成较多的高强度的铁酸钙,从 而在制造烧结矿的工艺的事先处理中无需过多的设备,可获得较高的 低温强度。在该技术中,作为铁矿石使用马拉曼巴矿石时,则成为具 体如图24中的第二参考技术所示的造粒工艺。即,在马拉曼巴矿类的 矿石101、其他铁矿石102、含SiO2原料103等通过鼓式混合机106造 粒后,添加固体燃料类粉末原料105、石灰石类粉末原料104,进一步 进行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