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转化成动力的自行化节能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450.1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子龙 |
主分类号: | B60K8/00 | 分类号: | B60K8/00;B60K17/28;B60G11/00;B60L11/18;H02K7/18;B62M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转化 动力 自行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动车、人力车等车辆的自行化节能技术,给各种车辆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方法。这方法可以使各种汽车以最小的能量输出,就能产生最大的运动距离;可以使各种电动车辆最大程度的免用外加能源就能够自动行驶;也可以用于人力车辆的省力和自行化应用。所以适用于所有路上行驶运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动力能源。而化石能源是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依靠,但是它的不可再生,使人类的能源利用面临危机;而它的环境污染,已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车辆的行驶用油,是化石能源的主要消耗;如何改变车辆行驶运动对化石能源的依靠,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人类对车辆使用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免用能源就能够自动行驶的“木牛流马”技术的传说;对于这种自行化交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真是假已很难考证。不过远古人类对自行化交通工具的美好设想和追求,也是现代人类的理想追求。
现在各种车辆所用的节能技术,都存在各种缺点;各种技术都无法使车辆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靠。而一些对车辆自身各种动力能量转移利用的技术,也都存在缺点;很多技术都是以增加车辆行驶阻力为代价来获得很少的能量,节能效果很差。
车辆作为一种重量较大的运动物体,其自身重量实际就是一个强大的运动能量。是否能从它的行驶运动过程中对其运动能量重新回收转移利用?现在的物理学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从其运动过程中转移出运动能量来重新回收利用。但是车辆作为一种相对的水平运动物体,其实际运动过程受到路面凹凸不平的影响;其车身重量既有一个水平运动能量;也有一个运动距离很小的垂直运动能量。水平运动能量是个消耗能量的力;垂直运动能量则是个产生能量的力。现在的各种车辆只使用了消耗能量的水平运动力;而没有利用产生能量的强大垂直运动力;所以造成垂直运动力对路面的破坏。车辆的垂直运动力实际就是车身重力能。不过对于运动车辆而言,垂直运动力只是车身重力能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因为车身重力能的大小与车辆的运动速度关系密切;所以要利用好车身重力能,就必须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探讨和说明。
在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一个必须了解清楚的关键问题就是运动物体自身重量的重力:当物体静止时,物体自身重力就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当物体运动时,物体自身重力就是一个大小变化的数值;重力将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当物体达到一定的高速运动状态时,重力将等于零。重力并没有消失,它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逐渐转化成物体的前进运动惯性力。
对于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阻碍其运动的只有两个阻力:一个是垂直重力造成的摩擦阻力;另一个是空气阻力。对于运动速度不同的物体,这两个阻力也大小不同:当物体运动速度比较慢时,重力很大,摩擦阻力也比较大,空气阻力却很小;克服摩擦阻力是它消耗能量的主要关键。当物体运动速度很快时,重力变得很小,摩擦阻力也变小,空气阻力却很大;克服空气阻力成为它消耗能量的主要关键。
车辆作为一种速度比较慢的运动物体,其行驶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来克服自身重力造成的摩擦阻力。所以,提高车辆的行驶运动速度,其车身重力将大部分转化成前进运动惯性力:摩擦阻力将变得很小,它所消耗的能量就降到最低,其节能效果就相当显著。这就是现在大量建设高速公路和火车大量提速的主要原因。
然而,对于不能高速运动的车辆,对其自身垂直重力最大限度的转化成水平运动力,将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
现在随着滑动轮技术的发展,阻碍车辆水平运动的摩擦阻力已变得很小;摩擦阻力大体上都不到车身重力的十分之一。所以车辆水平行驶动力只需要车身垂直重力的十分之一,就能满足车辆的行驶运动需要。
所以,本发明从车身重力能的实际情况来做设计:把车身与车轮分成上下两大相对活动部分;把车身上部的大部分重量当作一个上下运动能量来使用。当车身向下运动时,车身重力大部分被转移吸收利用;车轮受到的摩擦阻力就得到减少,其行驶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就降到最底。只要车辆有运动,就有重力能可转移利用;不单可以转移利用,还可以储存。不管重力大小都可以转移储存集中后再调配利用;使到车辆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都可以全方位的来回收转移利用其重力能量;使车辆的节能减排达到最大程度的接近自行化状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子龙,未经郭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鱼雷罐车用旁承
- 下一篇:机动车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