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3399.4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0 | 分类号: | G01M7/00;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手机 机械 可靠性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机械可靠性测试主要是用来评估手机抗震动、跌落、摩擦、扭曲等等综合机械性能,是手机质量检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手机机械可靠性测试包括机械测试与测试结果评估两部分。其中,机械测试部分主要是对手机进行跌落试验、滚筒试验、按键试验等。测试结果评估部分主要是对经过上述机械测试的手机进行基带性能评估、射频性能评估及人机界面评估,判断手机经过上述机械测试后是否有异常,从而测得手机的机械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一种手机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方法是全手工测试,即对手机的机械测试及测试结果评估均通过手工操作实现,如按键试验,通过手动操作多次按下按键;通过肉眼观察经过机械测试的手机是否异常。机械测试时,对于型号不同的手机,采用同一标准进行测试,即按同一个测试策略进行测试。机械测试完毕后,测试结果评估只测试工程模式下的人机界面,即用菜单来检查手机基本功能是否异常。另一种手机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方法是采用自动化手段对手机进行机械测试,之后,分别用仪器手动测试手机的射频和基带指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随着手机类型的变化而自动采用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增加了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的时间,导致对于日益多样化的手机,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成为手机快速上市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试手机的类型生成测试策略;
通过通用接口总线控制机械测试仪器按生成的测试策略对所述待测试手机进行机械测试;所述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用例及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标准;
对经过机械测试的所述待测试手机进行测试结果评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设备,与机械测试仪器连接,包括:
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测试手机的类型生成测试策略;
机械测试控制模块,用于通过通用接口总线控制所述机械测试仪器按生成的测试策略对所述待测试手机进行机械测试;所述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用例及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标准;
测试结果评估模块,用于对经过机械测试的所述待测试手机进行测试结果评估。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手机的类型生成相应的测试策略,并控制机械测试仪器按生成的测试策略对待测试手机进行机械测试,使得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能够根据手机的型号采用相应的标准进行,提高了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测试时间和人力投入,解决了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成为手机快速上市的瓶颈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设备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根据待测试手机的类型生成测试策略;
步骤12、通过通用接口总线(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GPIB)按生成的测试策略控制机械测试仪器对待测试手机进行机械测试;所述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用例及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标准;
步骤13、对经过机械测试的所述待测试手机进行测试结果评估,如通过肉眼观测经过机械测试后的手机是否正常,或通过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经过机械测试后的手机是否正常。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手机的类型如型号、款式等生成相应的测试策略,并通过GPIB控制机械测试仪器按生成的测试策略对待测试手机进行机械测试,使得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能够根据手机的型号采用相应的标准进行,提高了测试手机机械可靠性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测试时间和人力投入,解决了手机的机械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成为手机快速上市的瓶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试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在线钢坯称重装置